康熙吃朱古力的故事

    1705年,羅馬教皇十一世派遣使節多羅到中國傳教。第二年,多羅到了北京,住進故宮。康熙皇帝對西方文化非常感興趣,每有洋人來華,都要接見盤桓一番,瞭解西方的政治和科學技術。多羅這次到北京,自然少不了接見與攀談。

    七月二日,負責接待照料多羅起居的武英殿總監赫世亨,向多羅轉告了康熙皇帝的“意思”。多羅馬上“遵旨”,向康熙皇帝獻上一些西方的奇珍,其中一個精美的小錫盒裡面,裝著150塊朱古力。武英殿總監赫世亨模仿西方人的吃法,讓工匠打製了一套白銀器皿,還用黃楊木特製了用於攪拌的簽子。他從150塊朱古力中,精選了50塊,放入特製的柳條匣,連同自己的奏折一同呈上。

    康熙皇帝將呈上的用具、朱古力和奏折一一看過之後,即命下人當即調製。只見下人小心翼翼地夾出兩塊朱古力,放入銀罐子裡,倒入燒開的玉泉水,加上糖,稍適攪拌,又倒進一個雙耳玉龍杯。頓時,一股奇異的香味兒瀰漫了整個房間,連門外的小太監都不住地嚥口水。康熙皇帝拿起杯子看到裡面的黑湯,不覺皺起眉頭。聞了聞,拿到嘴邊抿了一小口:苦中帶澀,澀中帶甜,這算是什麼味道?周圍的人看到康熙皇帝皺起眉頭,都不免有些緊張。待看到他又喝了兩口,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嘴角顯出一絲笑意,才如釋重負。

    “原來洋人每天就喝這東西,哪裡有我們的龍井茶好喝!啊──哈哈”康熙皇帝爽朗地大笑起來。周圍的人也跟著附和、跟著笑。“不過,洋人喝這東西必有道理……”康熙皇帝拿起赫世亨的奏折看了看,隨即提筆批示道“言味甜苦屬熱,但未寫有何效益,治何病,殊未盡善,著再詢問”。

    七月七日,赫世亨再次奏報:“朱古力並非藥物,在阿美利加地方用之如茶,一日飲一次或兩次。老者、胃虛者、腹有寒氣者、瀉肚者、胃結食者,均可飲用,助胃消食,大有裨益。內熱發燒者、癆病者、氣喘者、痔瘡流血者、下痢血水者、瀉血者,概不可飲用”。康熙皇帝看到這份“調查報告”之後,才開始經常飲用。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