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秘辛 | 陽光歷史

 



揭秘:詩人溫庭筠與艷妓魚玄機的師生戀悲劇

 揭秘:詩人溫庭筠與艷妓魚玄機的師生戀悲劇
  菩薩蠻  水精簾裡頗黎枕,暖香惹夢鴛鴦錦。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  藕絲秋色淺,人勝參差剪。雙鬢隔香紅,玉釵頭上風。  溫庭筠的詞,寫得真是太好了,那麼虛無縹緲,那麼輕快而空靈。你聽聽「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讀起來那麼美,那麼意猶未盡的感覺。暖香惹夢,惹得人心裡癢癢的,有戀愛的感覺。我一遇到心情不好或者工作疲憊,就想讀詩詞,讀一會兒就什麼都忘記了, 進入到那個低碳的...



揭秘:郭子儀歷經三朝為何每次都能逢凶化吉?

 揭秘:郭子儀歷經三朝為何每次都能逢凶化吉?
  郭子儀:唐玄宗的第三個兒子叫李享,他後來繼承了皇位,就是後來的唐肅宗。他的名字叫「享」,其實一點也不懂得享受。野史中載,正因為他的節儉,才讓他順利地步入權力巔峰。李享做太子的時候,經常陪唐玄宗吃飯。有一次,御膳房準備了一些熟肉,裡面有熟羊腿,玄宗讓李享把羊腿割開來。李享就用手把羊腿分開了,手上沾滿了油。李享取了一個餅,慢慢把手上的油擦下來。  玄宗看了心裡非常不舒服,覺...



慈禧秘聞:誰是慈禧太后一生之中最敬畏的男人?

 慈禧秘聞:誰是慈禧太后一生之中最敬畏的男人?
  慈禧太后和他身邊的男人  他是她這輩子唯一一位竭盡全力去討好和取悅的男人,不僅僅是「夫為妻綱」,更重要的是他是皇權的化身,皇宮裡唯一的光源。六宮粉黛為博得他龍顏一悅,處處暗藏殺機,而她聰慧狡黠,曾一度寵絕後宮。他對她的寵溺和對皇權的時常缺席,無意中造成了一個弱質女流的權欲橫流。  咸豐二年的選秀  咸豐帝被後人詬稱為無遠見、無膽識、無才能、無作為的「四無」皇帝,面對國庫...



蒙古鐵騎與女真騎兵的較量:蒙古滅金之戰

 蒙古鐵騎與女真騎兵的較量:蒙古滅金之戰
  蒙金之戰是13世紀我國北方金朝女真族與蒙古貴族之間進行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從公元1211年蒙古成吉思汗侵金開始,到公元1234年窩闊台滅金結束,前後用了23年時間。蒙金戰爭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公元1211年至1217年為成吉思汗侵金階段,公元1217年至1223年為木華黎侵金階段,公元1229年至1234年為窩闊台侵金階段,以金朝滅亡而告結束。  蒙古族是我國北方的一個古老民族,長期過著遊牧生活,受中原王朝...



中國古代怎麼搞環保?荀子最早提環保治國

 中國古代怎麼搞環保?荀子最早提環保治國
  霧霾、沙塵……兩會期間,環境保護絕對是大家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其實,環保是中國古人一直很重視的問題,世界上最早的「環保部(局)」便誕生於中國,那麼古人是怎麼搞環保的?  世界上最早的 「環保治國」理念  在古代早期,保護環境被提到政治高度。戰國時期趙國著名思想家荀子,便提出了「環保治國」理念。《荀子》一書中第九篇《王制》,專門談如何做國家領導人,大概意思是,在草木開花結果的時...



揭秘:中國哪個朝代一戰就打掉日本千年野心?

 揭秘:中國哪個朝代一戰就打掉日本千年野心?
  導讀:朝鮮半島在公元1世紀左右進入三國時代,分成高句麗(又稱高麗)、新羅、百濟三個國家。公元6世紀時,和中國接壤的高句麗因為中國隋唐王朝的入侵,為抗衡中國,高句麗便與突厥、百濟、以及與百濟關係密切的日本結成同盟,而中國則與受到高句麗、百濟威脅的新羅國結盟。  公元660年(唐顯慶五年)3月,百濟國在高句麗國支持下,大舉入侵新羅國,新羅軍接連敗北,新羅武烈王向中國求救。唐高宗命左武...



同治與慈禧鬥氣不召嬪妃同床 出宮狎妓染梅毒

 同治與慈禧鬥氣不召嬪妃同床 出宮狎妓染梅毒
  導語:同治對后妃本無所偏心,慈禧卻延續選妃時的矛盾,固執地偏向位於第二的慧妃,幾次三番、無端地諷勸皇帝廣沛甘霖,「眷顧」慧妃,同治索性發狠不召任何一位妃嬪侍寢,獨宿乾清宮。然同治畢竟年少、不耐寂寞……於是破罐破摔,聽從佞臣宵小的教唆帶引,微服冶遊,放蕩於琉璃廠、八大胡同、茶園酒肆、青樓妓院,狎邪淫樂。  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中,同治大婚。五天之後,兩宮皇太后頒布懿旨,命...



慈禧秘史:揭秘慈禧太后第一次招幸洋情人全過程

 慈禧秘史:揭秘慈禧太后第一次招幸洋情人全過程
  導語:1904年8月8日,立秋,我在八大處的碧默巖暫住。收到李蓮英的短箋:「恭奉慈旨:著巴恪思今晚來園,有要事。欽此。」  1904年8月8日,立秋,我在八大處的碧默巖暫住。收到李蓮英的短箋:「恭奉慈旨:著巴恪思今晚來園,有要事。欽此。」      李還寫道:「最好乘爬山虎(一種山地肩輿)而入,以避人耳目:轎子留在頤和園門外一里左右。有人等候。太后將專賜250兩銀子與...



為什麼說平民皇帝朱元璋是殺人狂魔?以殺人取樂

 為什麼說平民皇帝朱元璋是殺人狂魔?以殺人取樂
  明太祖朱元璋被稱為「平民皇帝」,他甚至被一些舊式史學家捧為「民族英雄」。這類說法不能說沒有一定的根據。元廷滅宋,朱元璋在元末抗元起義中,削平群雄,「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這不正是「民族英雄」嗎!在中國歷代皇帝中,朱元璋的家庭層次低得不能再低,窮得不能再窮。他當叫化子討不到飯,當小和尚化不到緣,經常餓得頭昏眼花,冷汗淋漓。他的投軍,最初不過是混碗飯吃,哪有什麼雄心、野心,後...



中國古代凌遲手法:男子最後去勢 女子幽閉

 中國古代凌遲手法:男子最後去勢 女子幽閉
  清代方苞在《獄中雜記》中提到「極刑」。在古典小說中,往往亦可看到「處以極刑」的說法。所謂「極刑」,就是指「陵遲」,一般都寫作「凌遲」。  陵遲,原指山陵的斜坡,有逐漸低下去的意思。轉用於死刑,即是在執行時,把死囚身上的肉零刀碎割,使受刑者慢慢地死去,以加重其痛苦。這是我國古代酷刑的一種,俗稱為「剮」,民間也叫作「千刀萬剮」。  凌遲始於何時,說法不一,通常認為始於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