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西陵祭祖修築鐵路專線:2007年4月18日,全國鐵路開始第六次大提速。自1876年中國土地上出現第一條鐵路淞滬鐵路以來,中國鐵路已經走過130多年的歷史。回望歷史,有關早期鐵路的一些情況,仍在吸引人們關注的目光,而這段有關慈禧和鐵路的舊聞至今鮮為人知。 1901年,八國聯軍退出北京,逃亡西安的慈禧「迴鑾」後,宣佈要坐火車去西陵祭祖,下令為她趕築一條全長42.5公里的「祭陵專線」——新易鐵...
明朝移宮案始末:移宮案發生在哪個皇帝年間?
移宮案,為明末三大案之一。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明光宗朱常洛即位,為泰昌元年,寵妃李選侍照顧皇長子朱由校遷入乾清宮。 不到一個月後,光宗死於紅丸案,立熹宗為帝。李選侍又想繼續侍奉熹宗。當時,鄭貴妃、李選侍、魏忠賢來往甚密。魏忠賢想利用熹宗年幼之機,把持朝政大權,堅持讓李選侍居住在熹宗所在的乾清宮內;都給事中楊漣、御史左光斗等,為防其干預朝事,逼迫李選侍移到仁壽殿噦...
一入宮門終身誤:揭秘中國古代宮女的悲慘生活
在紅牆黃瓦的內宮中,最為五彩繽紛的要數嬪妃這個層次,好似十里飄香的荷池,個個麗人如朵朵出水芙蓉,亭亭玉立,迎風招展。在中國,民間一直把皇帝擁有的女性稱做「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完全是民間的通俗說法,沒有什麼嚴格的依據。當你踏進故宮參觀時,會發現三宮是由二宮一殿所組成的,即皇帝居住的乾清宮和皇后居住的坤寧宮,加上當中的交泰殿。六院,無此說法,實際只有六宮,...
今日東沙群島緣何靜悄悄:清廷及時驅走日本
先佔先得有理有據 東沙群島是南海諸島中最北端的一群島嶼,物產豐富,地理位置重要,是通往台灣海峽、巴士海峽、巴林塘海峽等國際航線的必經之地,是扼守東北亞航運和西太平洋「石油生命線」的要衝,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東沙位於台灣島和海南島間連線的中部,因居萬山群島之東,故稱「大東沙」「東沙群島」。 東沙的礁盤是一個馬蹄狀環礁,形如彎月與東沙島相對,環礁弧長46公里,寬2000米,中...
細數歷史上著名的女間諜們:如何憑美貌獲情報?
歷史上最情色的女間諜--瑪塔·哈莉 1876年瑪塔·哈莉生於荷蘭,1897年隨其夫前往爪哇,學會當地的巴裡亞舞蹈,離婚後於1903年返回巴黎當一名舞蹈演員。她名為「七層面紗」的舞蹈獲得了巨大成功在巴黎曾轟動一時,崇拜者一擲數千法郎以求一夜之歡。她的巡迴表演使全歐洲為之狂熱不已,但她的間諜生涯甚至比她的舞蹈更成功,由於她,法國在一戰中多損失了數十萬人。 1917年10月11日,她因間諜罪在法...
古代眼鏡造價不菲:一副眼鏡換一匹馬
隨著文化知識越來越顯得重要,有近視眼的文人學子也越來越多。然而,在古代就很少發現有近視眼的文人學子,更別說普通老百姓了。為什麼古代文人少有近視眼呢? 有人總結出以下六大原因: 一、古時候大部分人不認字,也沒多少人讀得起書。只有家庭條件好或有地位的人才讀得起書,即便是讀書,用在讀書上的時間也很少,而那種頭懸樑、錐刺股的讀書人更是鳳毛麟角。這就決定了古代不存在形成近視眼的...
東漢皇帝給百官發年終獎:大將軍得1年工資
每當年關將近,辛苦一年的職場人便將目光聚焦在「年終獎」這個大紅包上。年終獎經歷了怎樣的歷史變遷? 年終獎在我國很早就有。在東漢時期,一到臘月,皇帝就開始給文武百官發年終獎。《漢官儀》中記載「臘賜」一項為:大將軍、三公各錢20萬、牛肉200斤、粳米200斛,特進、侯15萬,卿10萬,校尉5萬,尚書3萬,侍中、將、大夫各2萬,千石、六百石各7千,虎賁郎、羽林郎3千。據說當時三公和大將軍的月...
古墓懸案:雍正帝圓明園暴死的四大假說(圖)
雍正皇帝暴死的四大假說(圖)公元1735年,即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凌晨,頗具傳奇色彩的一代帝王雍正帝在圓明園駕崩了。 公元1735年10月8日凌晨,即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時,頗具傳奇色彩的一代帝王雍正帝在圓明園駕崩了。《雍正起居註冊》記載著雍正帝死前三天的活動情況: 八月二十一日丁亥,上不豫,仍辦事如常。 二十二日戊子,上不豫。和碩寶親王弘歷、和碩和親王弘晝朝夕侍側。戌時...
一代名妓李師師 名妓李師師與宋徽宗的刻骨愛情
一代名妓李師師與宋徽宗的風流韻事。李師師,北宋末年色藝雙絕的名妓,其事跡多見於野史,筆記小說。據傳曾深受宋徽宗喜愛,並受宋朝著名詞人周邦彥的垂青,連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將的首領宋江,也不遠萬里,冒死潛入汴京,一親芳澤。為之傾倒的大臣墨客,更是不計其數,名動一時。 皇帝與妓女的往來,在中國歷史上並不稀罕。自秦漢至清代,幾乎代代不絕。一般地說,皇帝喜歡妓女,迷戀名妓,是出於色...
揭秘:李世民怎樣設計「一夜情」逼父造反
兩個美女扶李淵去睡,李淵稀里糊塗地與兩個美女上了床。待醒來後聞見一陣異香,他十分驚奇,再一看原來是身邊的兩個美女在被子裡陪著。 大官兒李淵根本不敢造反。 作為一個自幼在軍旅中長大的孩子,他的性格中充滿了堅毅、果敢和叛逆,他反觀自己的父親,的確,父親在避禍,在韜光養晦,但絕不會扯旗造反。為此他決定不再等待,他要做個時代的強者,決不做大隋王朝的陪葬品。 作為唐國公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