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李淵是以人生敗筆為兒子的功業奠定基礎
可是,樹欲靜而風不止,李氏兄弟鬥爭的結果是發生了玄武門之變。
武德九年(公元627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死了大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逼李淵立自己為太子。
史書記載,玄武門之變發生時,李淵正在宮內的池塘上划船。李世民派尉遲敬德入宮擔任警衛。尉遲敬德身披鎧甲,手握長矛,逕直來到李淵的船上。李淵大驚,問道:「今日作亂的是什麼人?愛卿到此幹什麼?」尉遲敬德回答:「秦王因為太子和齊王作亂,起兵誅殺了他們。秦王殿下擔心驚動陛下,特故派臣來擔任警衛。」尉遲敬德說是來為李淵擔任「警衛」,實則是來綁架、控制李淵的。
李淵只好順水推舟,立李世民為太子,隨後又把皇位也讓了出去,自己做了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即唐太宗。李淵在度過一段閒散失意的生活後,死於太安宮。
胡戟、胡樂在《試析玄武門事變的背景內幕》中說:「玄武門那場唐太宗一生中最艱危的苦鬥,對他本人來說,絕不是可以誇耀後世的愉快記憶……李世民和他父親這一段不愉快的往事……怎能在李世民受傷的心上摘脫乾淨!」事實上,李世民與父親李淵「這一段不愉快的往事」也是促使他勵精圖治的「逆增上緣」若不把大唐治理好,他如何面對殺兄弒弟的慘痛歷史?
可對李淵來說,他有能力創建彪炳千秋的大唐基業,卻無力阻止親生兒子之間的兄弟相殘。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悲涼的人生結局。玄武門之變後,李淵雖然仍做太上皇,但他這個太上皇是被迫做的,與乾隆讓位嘉靖之後自己做太上皇的滋味不可同日而語。
好在,二兒子李世民是歷史上少有的明君,他實行仁政、善於納諫,開創了「貞觀之治」,大唐王朝由此變得更加氣度恢弘。以自己的人生敗筆為兒子的歷史功業奠基,李淵因此也許可以得到些許安慰。
公元618年6月18日,李淵在長安稱帝,改國號大唐。中國歷史上一個氣象豪邁的王朝就此誕生。在怎樣的契機下李淵建立了唐朝?沒有李淵還會有歷史上的「大唐盛世」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那段風波迭起的歷史。
可是,樹欲靜而風不止,李氏兄弟鬥爭的結果是發生了玄武門之變。
武德九年(公元627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死了大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逼李淵立自己為太子。
史書記載,玄武門之變發生時,李淵正在宮內的池塘上划船。李世民派尉遲敬德入宮擔任警衛。尉遲敬德身披鎧甲,手握長矛,逕直來到李淵的船上。李淵大驚,問道:「今日作亂的是什麼人?愛卿到此幹什麼?」尉遲敬德回答:「秦王因為太子和齊王作亂,起兵誅殺了他們。秦王殿下擔心驚動陛下,特故派臣來擔任警衛。」尉遲敬德說是來為李淵擔任「警衛」,實則是來綁架、控制李淵的。
李淵只好順水推舟,立李世民為太子,隨後又把皇位也讓了出去,自己做了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即唐太宗。李淵在度過一段閒散失意的生活後,死於太安宮。
胡戟、胡樂在《試析玄武門事變的背景內幕》中說:「玄武門那場唐太宗一生中最艱危的苦鬥,對他本人來說,絕不是可以誇耀後世的愉快記憶……李世民和他父親這一段不愉快的往事……怎能在李世民受傷的心上摘脫乾淨!」事實上,李世民與父親李淵「這一段不愉快的往事」也是促使他勵精圖治的「逆增上緣」若不把大唐治理好,他如何面對殺兄弒弟的慘痛歷史?
可對李淵來說,他有能力創建彪炳千秋的大唐基業,卻無力阻止親生兒子之間的兄弟相殘。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悲涼的人生結局。玄武門之變後,李淵雖然仍做太上皇,但他這個太上皇是被迫做的,與乾隆讓位嘉靖之後自己做太上皇的滋味不可同日而語。
好在,二兒子李世民是歷史上少有的明君,他實行仁政、善於納諫,開創了「貞觀之治」,大唐王朝由此變得更加氣度恢弘。以自己的人生敗筆為兒子的歷史功業奠基,李淵因此也許可以得到些許安慰。
公元618年6月18日,李淵在長安稱帝,改國號大唐。中國歷史上一個氣象豪邁的王朝就此誕生。在怎樣的契機下李淵建立了唐朝?沒有李淵還會有歷史上的「大唐盛世」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那段風波迭起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