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那些事兒:誰是大唐王朝最美的單親媽媽? | 陽光歷史

 

A-A+

唐朝的那些事兒:誰是大唐王朝最美的單親媽媽?

2018年01月01日 唐朝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165 次

  和一般男人比較,元稹老爸元寬也算和風流沾點邊兒,至少他名下有兩個女人,第一個女人給他生養了三個兒子之後死了,元稹老媽鄭氏是他續娶的第二個女人。想當年,鄭氏在老家鳳翔縣也算數得著的美人。她的老爸鄭濟在睦州當刺史,算是市長,所以鄭家的地位在當地是不得了的。鄭濟通過從政博得了富足的生活,於是也想給女兒找個做官的老公。可年齡相當的看不出前途如何,年齡大些的又都娶了老婆,鄭市長家的小姐總不能給人家當小妾吧。

  鄭二小姐不是嫁不出去了非要嫁個二婚,而是趕巧了。當時,元寬正好剛喪了老婆重新回到單身貴族的隊伍,並且已經混到了五品官,和鄭氏的老爸級別差不多。再說了,人家在中央機關工作,提升的機會也多,二十來歲的姑娘當上廳局級幹部的夫人,已經很搶眼了。於是,鄭二小姐就由老爹做主,成了元寬的第二任老婆。

  雖然從小嚮往過大都市生活,但是靠這種方式走進京城,鄭二小姐並沒有感到欣喜快樂,因為一進元家門,她就當上了後媽。後媽並不好當,好在幾個孩子都不小了,有自理能力,而且他們姥姥家也經常接濟管教他們。鄭二小姐嫁給元寬後也生了個兒子,就是元稹,元寬最小的孩子。在平平淡淡的幸福中,日子一天天過去,元寬在工作崗位上愛崗敬業,已經有望從廳局級提升副部級,然而就在這時,他突然得了一場重病死了。家裡的經濟來源一旦斷絕,日子就沒保障了。那年,小元稹才八歲。鄭二小姐是個官二代加富二代,從小沒吃過多少苦,古代有許多寡婦媽媽紡線織布擺小攤兒供養兒子讀書,鄭二小姐不會紡線織布,也不知道怎樣擺小攤。怎麼辦?辦法倒是有一個,那就是回鳳翔縣娘家。

  其實,唐朝那個時代,女人對三從四德不是太講究,離婚改嫁算不得什麼大事,鄭二小姐完全可以帶著兒子改嫁而重新獲得幸福生活,畢竟她還年輕。可鄭二小姐死心眼兒,非要恪守傳統,從一而終。按照古代的傳統,嫁出去的姑娘就是潑出去的水,不管遇上什麼,都和娘家沒有關係了,可是自己現在混到這個境地,為了兒子,也不能再拿骨氣當飯吃。鄭二小姐很快收拾好行囊,決定帶兒子離開京城。臨走前的那個夜晚,她在心裡默念:長安,我會讓兒子再回來的,將來我一定讓他風風光光來這裡生活!

  鳳翔縣的娘家寬容地接納了這一對落魄母子。雖然說不能拿著骨氣當飯吃,但是做人必須有骨氣。娘家能收留他們已經很給面子了,鄭二小姐覺得許多事情還得靠自己,比如讓元稹讀書。上不起學不等於不能讀書,鄭二小姐小時候讀過許多書,當兒子的家庭老師是沒有問題的。於是,她把家裡開闢成課堂,私塾先生講什麼,她就講什麼,她開的課甚至比學校的還多。元家祖上是鮮卑族拓跋部,北魏孝文帝時改漢姓為元。血管裡流的是大漠的血,注定了元稹骨子裡的豪邁奔放和不拘小節。但是,老媽約束得嚴格,狠命給他灌輸儒家思想。在漢文化的浸染中,元稹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才子。

  元稹14歲那年,鄭二小姐就讓他進京補習功課,準備參加明經科考試。唐朝科舉的常設科目是明經科和進士科,明經科考就像現在的函授,錄取分數低,比進士好考一些。因為貧困,又急於求成,所以鄭二小姐才讓兒子試試。惡補了一年功課後,元稹很給老媽爭氣,金榜題名。15歲少年第一次參加高考就取得了成功,儘管是明經科,也算是天才了。元稹有些自鳴得意,又給自己定了一個很高的目標:去拜見「鬼才」李賀。李賀是當時的大才子,聽說來了個明經及第的考生,眼睛都沒眨一下就拒絕了??進士出身的李賀根本沒把元稹當盤菜!

  元稹是個有脾氣的人,別忘了他血管裡流淌著鮮卑族的血。挨了羞辱後,回家就開始發憤讀書。鄭二小姐知道了那件事,也強烈支持兒子向進士科進發。力爭考取更大的功名。鄭二小姐帶著兒子回到他們京城的故居,此時距離他們離開已經過去了七年。七年了,故居愈發顯得老舊破敗,想起離家前的誓言,雖然元稹還沒實現終極目標,但成功的曙光已若隱若現。

  在老媽督促下,元稹繼續努力,不放棄任何機會。參加吏部考試的時候,元稹結識了白居易,從此這對難兄難弟開始了他們一生的交往。兩個人一起登科,一起授秘書省校書郎,一起丟掉烏紗帽,後來又一起東山再起。所以,鐵哥們兒白居易對元稹的老媽是非常熟絡的,他曾經向人們這樣介紹元稹的老媽:「今夫人女美如此,婦德又如此,母儀又如此,三者具美,可謂冠古今矣。」在白居易眼裡,元稹的老媽美麗、賢惠、優雅,是大唐最美的媽媽。

  為了教育培養兒子,這位媽媽耗盡了畢生精力。元稹在官場上第一次受排擠而被貶下放的時候,她經受不住打擊撒手人寰。也幸虧她去世得早,元稹中年喪妻老年喪子之類的苦難她才沒看到,當然,兒子後來高昇宰相她也沒看到。靠自己的努力培養出一個宰相,鄭二小姐在九泉之下也該欣慰了。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