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風曾向唐太宗諫言賜死武氏 或為寶雞岐山人
近日,《武媚娘傳奇》熱播,在第20集中,李淳風向唐太宗諫言唐三代將會毀在武氏的手裡,希望陛下賜死朝堂內外的所有武氏。作為預言相當準確的李淳風,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近日,寶雞岐山縣一村民說,李淳風就是他們村人,到現在村裡還保留有李淳風墓和祭拜李淳風的祠堂,已有上千年歷史。岐山有個李淳風墓
還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6日,華商報記者來到了村民所說的岐山縣城東北約3公里處的鳳鳴鎮李家道村。在村口的車站牌以及進村的道路兩邊,都有關於李淳風的介紹,而門牌樓附近還有「李淳風故里」的字樣。
在村內,華商報記者確實看到了一座直徑約20米的墳墓,高約4米。墳墓呈圓形,周邊用磚和水泥砌成了保護牆。而就在墳墓頂上,有一棵已經枯死的古樹,直徑約有一米,高10餘米。在墳墓的一側,立著一個墓碑,上面寫著「李淳風墓」,「岐山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岐山縣革命委員會」等字樣。而就在「李淳風墓」的西側,隔著一條村道,就是一座祠堂。根據村民講述,這正是他們祖祖輩輩祭拜祖先李淳風的祠堂。
「除了招來的女婿,我們村都姓李,都是李淳風的後代。」李家道村村民李林虎說,他們村共有137戶、457名村民,幾乎都是李淳風的後代。李林虎說,他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裡,一代代口口相傳下來,都知道家族裡曾經出過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就是李淳風。華商報記者查詢《岐山縣志》,在人物傳略中,確實找到了李淳風的簡介:李淳風(602~670),岐山雍人(今岐山縣鳳鳴鎮李家道人)。自幼好學勤勉,博覽諸子百家,對於天文、歷史、算學、農學、陰陽學都極有興趣。而根據史料記載,李淳風在貞觀初年,援官仕郎,在太史局(相當今天的天文台)工作,648年升為太史令(相當現在的天文台長),是唐代一位著名的數學家,天文學家和歷算家。
村民每逢初一、十五都要祭拜李淳風 81歲的村民李應根說,這座李淳風墓和李淳風廟,都是上千年遺留下來的,也是村民共同祭拜的祖先。
而每年的除夕、清明節,以及每個月的初一、十五,凡是在村裡的男女老幼,都會來李淳風廟對這位老祖先進行祭拜。因此,千百年來,廟裡香火不斷。李林虎說,尤其是最近《武媚娘傳奇》熱播後,附近很多知道他們村就是李淳風故里的人,都會來村裡看看,並在他的靈位前進行祭拜。
李應根說,他們村的李淳風廟,已經有上千年歷史,廟內的磚瓦結構也都保持了最初興建時的樣式。根據祖祖輩輩相傳,李淳風廟後來維修過兩次,但都是翻新了房頂,而廟的其他結構都一直沿用。
「20多年前翻修過一次,就光把房頂進行了翻修。」李林虎說,而翻修時,房頂的主樑上就寫著「嘉慶六年翻修」等字樣。
目前,為了繼續研究李淳風,他們準備成立一個李淳風研究會的民間組織,希望將祖先留下的學問繼續發揚光大。
近日,《武媚娘傳奇》熱播,在第20集中,李淳風向唐太宗諫言唐三代將會毀在武氏的手裡,希望陛下賜死朝堂內外的所有武氏。作為預言相當準確的李淳風,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近日,寶雞岐山縣一村民說,李淳風就是他們村人,到現在村裡還保留有李淳風墓和祭拜李淳風的祠堂,已有上千年歷史。岐山有個李淳風墓
還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6日,華商報記者來到了村民所說的岐山縣城東北約3公里處的鳳鳴鎮李家道村。在村口的車站牌以及進村的道路兩邊,都有關於李淳風的介紹,而門牌樓附近還有「李淳風故里」的字樣。
在村內,華商報記者確實看到了一座直徑約20米的墳墓,高約4米。墳墓呈圓形,周邊用磚和水泥砌成了保護牆。而就在墳墓頂上,有一棵已經枯死的古樹,直徑約有一米,高10餘米。在墳墓的一側,立著一個墓碑,上面寫著「李淳風墓」,「岐山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岐山縣革命委員會」等字樣。而就在「李淳風墓」的西側,隔著一條村道,就是一座祠堂。根據村民講述,這正是他們祖祖輩輩祭拜祖先李淳風的祠堂。
「除了招來的女婿,我們村都姓李,都是李淳風的後代。」李家道村村民李林虎說,他們村共有137戶、457名村民,幾乎都是李淳風的後代。李林虎說,他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裡,一代代口口相傳下來,都知道家族裡曾經出過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就是李淳風。華商報記者查詢《岐山縣志》,在人物傳略中,確實找到了李淳風的簡介:李淳風(602~670),岐山雍人(今岐山縣鳳鳴鎮李家道人)。自幼好學勤勉,博覽諸子百家,對於天文、歷史、算學、農學、陰陽學都極有興趣。而根據史料記載,李淳風在貞觀初年,援官仕郎,在太史局(相當今天的天文台)工作,648年升為太史令(相當現在的天文台長),是唐代一位著名的數學家,天文學家和歷算家。
村民每逢初一、十五都要祭拜李淳風 81歲的村民李應根說,這座李淳風墓和李淳風廟,都是上千年遺留下來的,也是村民共同祭拜的祖先。
而每年的除夕、清明節,以及每個月的初一、十五,凡是在村裡的男女老幼,都會來李淳風廟對這位老祖先進行祭拜。因此,千百年來,廟裡香火不斷。李林虎說,尤其是最近《武媚娘傳奇》熱播後,附近很多知道他們村就是李淳風故里的人,都會來村裡看看,並在他的靈位前進行祭拜。
李應根說,他們村的李淳風廟,已經有上千年歷史,廟內的磚瓦結構也都保持了最初興建時的樣式。根據祖祖輩輩相傳,李淳風廟後來維修過兩次,但都是翻新了房頂,而廟的其他結構都一直沿用。
「20多年前翻修過一次,就光把房頂進行了翻修。」李林虎說,而翻修時,房頂的主樑上就寫著「嘉慶六年翻修」等字樣。
目前,為了繼續研究李淳風,他們準備成立一個李淳風研究會的民間組織,希望將祖先留下的學問繼續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