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英烈林伯熙:血染沙場的瓊崖縱隊抗日先驅 | 陽光歷史

 

A-A+

抗戰英烈林伯熙:血染沙場的瓊崖縱隊抗日先驅

2016年09月30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84 次

  林伯熙,1909年出生於文昌縣重興區重興鄉柏茂村,是當地的大戶人家之後;1942年初,在金雞嶺伏擊日軍的戰鬥中不幸犧牲,犧牲時年僅33歲。林伯熙以他短暫的青春實現了抗日殺敵報效國家的志向。

  一、捐助重興讀書社,組建瓊州排球隊

  1933初,林伯熙從廣州中山大學外文系畢業回到家鄉,正逢重興鄉陸和等進步青年籌資興辦「重興書報社」,林伯熙大力支持這個書報社,並在離開大學校門返回家鄉前,自費在廣州購買了五百餘冊的進步書籍帶回家鄉捐給重興書報社。林伯熙還在重興墟租了一間商舖。作為書報社定期開放的圖書館,同時還將他在大學學習的方法也帶回書報社,使書報社成為普及文化和掃盲的一個新生事物,吸引了重興許多青年來看書及關係國家大事。為抗戰時期組建「重興抗日遊擊隊」鋪墊了良好的基礎。

  1934年6月,林伯熙、陸和、邢益光、陸熙光、陸志興玲、陳加桂、符乙乾等九位重興青年赴南京報考南京步兵軍校學習軍事,在軍校學習期間,林伯熙、陸和等人不僅向教官學習軍事知識,還自發成立「瓊州排球隊」。「瓊州排球隊」除了到安徽中學等地參加比賽外,還成為團結南京軍校瓊籍學生的組織。

  二、赴延安返家興,志在抗戰驅韃虜

  1936年6月,林伯熙從南京步兵軍校畢業後,被分配到國民革命軍某部當連長,此時正值中國紅軍北上長征之際。林伯熙所在部隊尾隨追趕北上抗日的紅軍,沿途看到紅軍留下的許多宣傳抗日標語和傳單,林伯熙自此知道紅軍北上是為了抗擊日寇。而「抗日」正是林伯熙到南京軍校學習軍事技能的初衷,為了能夠真正投身於抗日,林伯熙決定辭軍返回家鄉。

  1937年下半年,在中共瓊東縣委的領導下,林伯熙在重興地區組織「抗日後援會」。1938年春,在中共瓊東縣委安排下,林伯熙隻身一人遠赴延安進陝北公學學習。在延安學習期間,林伯熙的思想發生了很大變化,他不再局限於用思想武裝革命,而是要用武器來抗擊日寇。同年秋,他從延安返回重興,變賣了家中近百畝田地,買來70多支德國造步槍和駁殼槍,在瓊崖國共兩黨實現合作的形勢下,林伯熙通過文昌縣國民黨當局,建立了文昌縣經濟中隊進行武裝抗日,林伯熙任中隊長。此後不久,經濟中隊編入重興遊擊隊,林伯熙與180名重興熱血青年奔赴抗日戰場。

  1940年9月,重興遊擊隊接受改編,編為瓊崖抗日獨立總隊第一大隊第一中隊,林伯熙任中隊長。先後在南京步兵軍校、陝北公學學習過的林伯熙,接受過專業的軍事教育,因此,在瓊縱抗日作戰中,充分發揮他的軍事才能,得到馮白駒司令員的極力讚賞。 1940年冬,林伯熙任第一大隊附兼一中隊長。

  為驗證重興遊擊隊改編後部隊不斷增強的戰鬥力,1941年初,林伯熙按照獨立總隊部署,率一支隊2個短槍班19名隊員,在一個漆黑的夜裡,神不知鬼不覺地摸進瓊海潭門鎮日軍據點炮樓內。霎時槍聲大作,睡夢中驚醒的日軍尚來不及應戰,就紛紛見了閻王爺。不到10分鐘,10餘名日偽軍被擊斃,30名被俘虜。這是一中隊成立後規模較大的第一次戰鬥,戰果輝煌:繳獲輕機槍一挺,長短槍10多支。這次戰鬥,是瓊縱1941年抗戰的「開門紅」,揭開了林伯熙及其部隊一系列輝煌戰鬥的序幕。此戰之後,林伯熙升任第一支隊副支隊長,成為瓊崖獨立總隊年輕有為的指揮員。同年被選為瓊崖東北區抗日民主政府委員。

  1941年4月初,已是一支隊副支隊長的林伯熙率二大隊五中隊和特務連挺進文昌,襲擊翁田據點。這是場典型的「圍點打援」戰,為確保一舉拔除翁田據點,他還派出兩支部隊分別埋伏好:一部在龍馬橋伏擊昌灑出援之敵,一部在馮鳳至錦山公路伏擊錦山出援之敵。在2處打援部隊的密切配合下,林伯熙速戰取得拔點勝利,3處共殲敵50餘名。

  此時,一大隊傳來日軍蹂躪重興鎮的消息:日軍佔領重興後,燒殺搶掠,到處抓民工,修建炮樓據點,強逼村民到墟上居住。為「震懾」抗日誌士,日寇還將林伯熙家鄉柏茂村燒得一乾二淨,連殘餘的磚瓦木料都被拆除,用於修建炮樓。

  林伯熙對日寇殘害鄉親的暴行實在忍無可忍,他率一大隊返回重興一帶,在鐵鑽嶺的「三牛坡坪」處打伏擊,燒燬日寇軍車1輛,擊斃10多名日軍,狠狠打擊了殘殺重興人民的日偽軍。這次戰鬥有力地打擊了敵人的威風,在戰鬥勝利的鼓舞下,重興地區200餘名男女青年踴躍報名參加獨立總隊。

  三、發揮軍事才能扭轉戰局

  林伯熙的軍事天分很高,作戰風格多變,令日軍防不勝防。

  1941年7月,日軍進佔瓊文中心地區的文昌縣大昌鄉美德村並建立據點。為了打退進佔美德村據點的日軍,特委做了詳密的軍事部署:佯攻美德,引誘潭牛、大致坡日軍增援,在途中將其消滅,再回頭攻打美德據點。瓊崖獨立總隊第一支隊和第二支隊緊密配合,在打退國民黨保六、保七團和瓊山、國民黨文昌遊擊隊圍剿的同時,不斷地殲擊日軍。7月4日,瓊崖獨立總隊第一、二支隊在瓊山縣大致坡與文昌縣大昌鄉美德村和潭牛墟3個日軍據點之間伏擊日軍。

  一支隊三大隊擔負佯攻美德的任務。 4日清晨,林伯熙帶領兩個中隊300來人悄悄來到美德據點附近,當時天剛濛濛亮,佯攻戰鬥尚未開始。忽然間,潭牛公路那邊傳來密集槍炮聲,支隊部傳令員很快跑來報告:潭牛日軍提前發現了我伏擊部隊,發動了猛烈攻擊。面對瞬息萬變的戰場局勢,林伯熙與戰友商量後認為,美德據點日軍很可能馬上出動增援。他們及時更改了原定作戰方案,轉而埋伏在美德至潭牛公路旁的灌木叢中,準備消滅從美德據點出來的增援日軍。果然,日軍兩輛汽車很快直駛過來。林伯熙沉著地等到日軍完全進入埋伏圈才下達作戰令。我軍突如其來的猛烈火力,打得日軍鬼哭狼嚎,一陣猛烈的衝殺後,兩車日軍被基本殲滅。

  這次戰鬥,林伯熙體現了很高的戰場即時處置能力,扭轉了整個戰局,共殲滅敵人30餘人,擊毀一輛日軍車輛,繳獲已挺重機關鎗,兩挺輕機槍,步槍20多支。

  四、喬裝挑夫智取桃園據點

  1941年8月中旬,林伯熙率1個短槍班,到樂會縣拔除日軍橋園據點。該據點設施牢固,外層挖有2米多深的壕溝,中間架著密密麻麻的鐵絲網,內層築起3米高的圍牆,其間還有暗堡。

  實地偵察後,林伯熙認為該據點只能智取,強攻難以得手。再堅固的堡壘也會有其致命弱點,他決心找出該據點的軟肋。經多方搜集情報,他獲悉每月農曆廿四日該據點日軍都要打開大門,讓附近群眾送去柴火。

  在林伯熙看來,這無異於天賜戰機,他們遂籌劃在農曆八月廿四日當天,把槍藏在柴火裡,化裝成挑夫,夾雜在群眾中混入據點。這些平日無惡不作的日寇終於到了清算之日,他們在我軍戰士接近時毫無防備,被當場擊斃10多名,俘虜8名。我軍還繳獲機槍一挺,步槍10多支,以及一門寶貴的六零炮。

  五、火線加入共產黨,壯志未酬身先死

  馮白駒、莊田等瓊縱領導對林伯熙的軍事才幹和頑強殺敵的表現給予很高的評價。1942年初,在大水戰鬥期間,馮白駒司令員主動提出他與吳克之作為林伯熙入黨介紹人,馮白駒對林伯熙說:「你儘管出生在一個大地主的家庭裡,但你已經背叛了家庭,你在革命戰爭的烈火中,已經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了。」經瓊崖特委同意林伯熙在火線上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提升為第三支隊支隊長。

  1942年初,林伯熙帶領20多人從美德村向萬寧縣進發,當他途徑重興家鄉時,到白茂村看望妻子吳秀蘭與家人。他還借此機會動員一批重興青年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戰場。在林伯熙的動員下,近百名重興青年加入瓊縱第三支隊。2月初,林伯熙率三支隊在金雞嶺伏擊日軍的戰鬥中不幸犧牲。為抗日戰爭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解放後,林伯熙的遺骨被遷移回重興鎮安葬,1980年由當時的重興公社為之樹立了革命烈士墓碑。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