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嶽遊擊幹部訓練班:國軍相持階段的一種新嘗試 | 陽光歷史

 

A-A+

南嶽遊擊幹部訓練班:國軍相持階段的一種新嘗試

2016年08月18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134 次

   南嶽遊擊幹部訓練班,是抗日戰爭初期國共兩黨合作舉辦的培訓遊擊幹部的一個機構。它是在抗戰最危急關頭國共兩黨聯手培養抗日遊擊幹部的一次嘗試,也是國共兩黨合作最具體的行動之一。它的成立對倡導遊擊戰爭的重要性和增強國民黨部隊長期抗戰的信心起到了一定作用。

     國共兩黨達成共識  南嶽遊擊幹部訓練班正式開班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平、津、滬、寧等地相繼被日軍佔領。1938年10月下旬,隨著日軍新攻勢的展開,廣州、武漢兩重鎮又接連淪陷,抗戰形勢異常嚴峻。

  抗日戰爭轉入相持階段以後,蔣介石於1938年10月在武漢召開高級將領會議,並邀請了朱德參加。會上,朱德向蔣介石提交了國共兩黨聯合舉辦遊擊幹部訓練班的建議,得到蔣介石的贊同。同年11月25日,蔣介石於南嶽召開第一次軍事會議,當即確定在南嶽開辦這一訓練班。中共中央隨即派八路軍參謀長葉劍英等一批中共教官及部分工作人員參加遊干班的籌建和教學工作。

  由葉劍英率領的中共代表團及工作人員30多人,於開訓前集中在「衡陽八辦」做籌備工作,編寫教材、備課、試教。遊干班開訓後,葉劍英率代表團去南嶽,「衡陽八辦」積極作好他們的後勤生活保障,使遊干班的中共工作人員,能順利開展工作。

  1939年1月24日,南嶽遊干班宣佈成立,蔣介石兼主任,湯恩伯任教育長,葉劍英任副教育長。 

  2月15日,遊干班第一期正式開學,1046名學員編為8個隊,其中第七隊大部分是經中共衡山縣委決定派往遊干班學習的原衡山青年戰時工作隊隊員,共60餘人,設有地下黨支部,劉東安任支部書記,譚雲龍任宣傳委員,何欣光任組織委員。在黨支部領導下,他們一邊按遊干班的要求堅持正常學習,一邊仍協助中共衡山縣委開展抗日宣傳工作。

     時間不長 但辦班的特點明顯

  遊擊幹部訓練班系戰時的短期培訓,因此機構比較精幹,教學也相對簡單實用。訓練班本部設教務處、政治部、總務處、總隊部、機要室等辦事機構,另配有勤雜部隊負責勤務保障。訓練班建立初始有教官和科室管理人員95人,其中少將11人;8個學員隊管理幹部52人,其中少將4人。學員組織則採用軍事建制,設隊統轄。

  訓練班開始擬定的招收對像,是各戰區部隊營長以上軍官和高級司令部的中級參謀人員,要求以軍為單位選派戰術修養較好而又有作戰經驗的軍官參訓,結業後回原部隊辦班訓練基層軍事骨幹,編組遊擊隊,到敵人的側面和後方去開展遊擊戰爭。實際上,學員來源為四個方面:全國各戰區部隊按分配名額選送校級和尉級的軍官,各省、縣政府及各級國民黨黨部選送的黨政人員,三民主義青年團部保送的人員,從衡山、衡陽、曲江、桂林、吉安等地直接招考的部分高中畢業生(其中女學員占1/10)。學員結業後,即分批分配到各戰區部隊任職。學員中少部分是上校、中校軍銜,大多數為少校軍銜。

  遊干班的訓練內容很多,分精神訓練、政治訓練和軍事訓練3大類24門課程,遊擊戰爭課是教育訓練的中心,其中以《遊擊戰術》、《遊擊政工》為主要課目,結合講授和訓練軍事基本知識及特種技術。葉劍英等中共教官承擔了《遊擊概論》、《遊擊政工》、《遊擊戰略戰術》等課程的教學,他們利用課堂,積極宣傳中國共產黨關於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思想,同時也宣傳全民族抗戰的一貫主張,對學員的啟發和鼓舞很大。豐富靈活的教學內容既實用,又有針對性,眾多重量級人物的參與也令此班的名聲越來越響亮。

  此外,一些中外名人也曾來此講課、作報告的學習,其中有蘇聯顧問講授炮兵協同作戰;胡愈之先生講「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分析」,日本反戰作家鹿地亙講述「對日軍閥的解剖和日本國內的民主鬥爭」等專題講座。越南共產黨胡志明曾化名胡光跟隨葉劍英在遊干班學習和工作,後來成為越南共產黨主席。

  5月15日,第一期學員舉行畢業典禮(其中第七隊因是4月上旬入班,至7月上旬畢業)。接著,6月20日至9月20日,舉辦了第二期遊擊幹部訓練班。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