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圖文]科學家破解人體「生物鐘」之謎
常常來往於國內外的人經常要遇到倒時差的問題,明明自己的生物鐘已經撥到了要睡覺的那一點,但是因為時差原因而不得不強打精神完成工作,著實令人鬱悶而又無奈!不過日前英美科學家聯合在《科學》期刊上撰文稱,他們已經找到了實驗鼠的大腦中操縱生物鐘走向的基因「per1」,並基本摸清了生物鐘的「秉性」,按照這樣的研究思路,不久就能製造出能有效緩解時差的藥物,並進一步在癌症、情緒失常、老年癡呆和內分泌失調等與生物鐘紊亂有密切聯繫的疾病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據報道,除了在醫學領域的巨大利用前景,瞭解大腦生物鐘的運作原理和方式也能幫助飛行員、媒體從業人員等經常需要值夜班的人們保持清醒良好的精神狀態。
科學家介紹稱,大腦中控制生物鐘的那片區域叫做「視交叉上核」(簡稱SCN),和所有的哺乳動物一樣,人類大腦中SCN所在的那片區域也正處在口腔上顎上方,以現有的技術手段很難在人類大腦的那片區域做實驗,因此此次研究只能在實驗鼠身上進行。
科學家表示,經過多年不懈地找尋,他們終於在SCN區域找到了兩種功能完全不同細胞,操控哺乳動物生物鐘的「per1」基因就在找到的「生物鐘細胞」中,而另一種「非生物鐘細胞」的作用目前還不得而知。曼徹斯特大學的休·皮金斯教授告訴記者:「這是我們首次在基因層面上瞭解到SCN的作用機理。根據此項研究,我們就可以直接製造出能有效緩解時差不適症狀的藥物,讓這種藥物直接作用在『per1』基因上。」
此次研究的另外一個重要突破在於,它完全顛覆了醫學界以往對於生物鐘活動的猜想。以前醫學界認為,SCN的兩種細胞會在白天一直不斷地發出電脈衝來調節人體時鐘,晚上就慢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