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歷史上著名的百團大戰具體發生在哪一年?
百團大戰時間:百團大戰指在1940年8月至12月抗日戰爭期間由中國共產黨率領八路軍主力一百餘個團與當地民兵共約40萬人發動的對日戰役。根據資料的不同也有個方投入約20萬兵力進行戰爭的紀錄。
日本軍隊在佔領廣州、武漢形成了一條北起山西、東至貴州的廣闊戰線,又面對其佔領區內此起彼伏的反抗鬥爭,處於戰略要求日本放棄了以國民政府為主要目標的戰略,準備太平洋地區的戰場與美國決戰。轉而以抗日根據地為目標,進而鞏固已有佔領區。因此自1938年秋日本便開始大規模的政治誘降,希與國民政府議和。在這種情況下,抗日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而汪精衛於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另一個「國民政府」,展開受到爭議的叛國運動。 此時美、英兩國也在面對法西斯力量令人窒息的壓力,希望以國民政府的退讓換取德日進攻蘇聯的承諾。1939年初,面對日本政治攻勢的國民政府反共投降的傾向日見明顯,中國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則確定了一系列違背抗日統一戰線的舉動,並展開對日秘密談話,希望展開停戰談判。
在這種情況下,悲觀、失望和投降妥協的思想瀰漫在國民黨統治區。中國面臨著空前的新危機。
在抗日根據地由於共產黨在日本在華主要戰略要地華北的發展日漸壯大,日本軍隊在1939年夏季,集中了分散在長城、華北、東北的部分軍隊,以鐵路、公路等交通線為依托,對華北地區的抗日力量連續發動大規模掃蕩,並在荒原挖溝築堡試圖阻礙抗日力量的進攻,實行「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據點為鎖」的「囚籠政策」,借此控制並逐漸縮小抗日力量。但1939、1940夏季兩次掃蕩,將集中於華北地區30餘萬日軍、滿洲國軍隊的分佈點不斷增加,力量分散[1]。這對華北地區的國民革命軍第18集團軍集中優勢力量展開大規模進攻提供了有利條件。
百團大戰共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40年8月—9月)
戰役最早由8月20日晚8點開始的華北交通要道破襲戰為序幕,當時正太鐵路是日軍獲得山西煤炭資源的重要通道,也是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據點主要分佈區,同時井陘煤礦也在這條鐵路上。因而正太鐵路成為戰役第一階段的主要戰場。作戰初期兵力部署異常隱蔽,日軍直至戰鬥打響才發覺國民軍隊的動向,日本方面將9個獨立混編師投入戰場。至9月下旬為止,正太鐵路已全線癱瘓,華北境內的大部分鐵路也遭到狙擊而終止運行,井陘煤礦則遭到破壞。 第二階段(1940年9月—10月)
在第二階段時期,延安地區、山東地區、安徽地區的八路軍也投入作戰,戰鬥對象是鐵路交通線兩側的日本守軍與被抗日根據地包圍的日軍據點,目的是鞏固並擴大戰果。日軍也投入使用了戰爭公約所禁止的毒氣與生物兵器展開反撲,戰爭也進入相持階段。
第三階段(1940年10月—12月)
日本軍隊開始將各地的機動兵力集結於華北地區,以「掃蕩」為主要形式攻打抗日根據地,藉以迫使國民軍退出華北交通要道,國民軍則分兵展開遊擊戰爭,採用麻雀戰(一種適用於山區的運動戰術)進行反擊,到1940年12月5日,歷時三個半月的百團大戰以國民軍的勝利宣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