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說紅樓夢:林黛玉的原型竟是名妓董小宛

  學術界的人大概都聽說過,關於《紅樓夢》研究的「紅學」裡,有一個所謂的「索隱派」他們竟然認為,明清之交金陵(今南京)名妓、「秦淮八艷」之一的董小宛,竟是中國最偉大的古典小說——曹雪芹創作的《紅樓夢》的女主角林黛玉的原型——至少是原型之一,而且是第一原型。

  比如王夢阮、沈瓶庵在其《紅樓夢索隱》一書裡分析說:

  小宛名白,故黛玉名黛,粉白黛綠之意也;小宛是蘇州人,黛玉也是蘇州人;小宛在如皋,黛玉亦在揚州;小宛來自鹽官,黛玉來自巡鹽御史之署;小宛入宮,年已二十有七,黛玉入京,年只十三余,恰得小宛之半……小宛遊金山時,人以為江妃踏波而上,故黛玉號「瀟湘妃子」,實從「江妃」二字得來。

  總結了董小宛和林黛玉之間至少有6個相似之處。

  還有文史作家周高潮通過比較研究考證,也發現董小宛和林黛玉「兩者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且自認為「雖是一家之言,但令人信服」。在他的文章裡,總結了董小宛和林黛玉之間至少有12個相似之處:

  

  林黛玉劇照

  1,從身世看,二人都出生於蘇州,董幼失雙親,被賣到南京秦淮河,青樓女子陳墨心將其收養;林自幼喪母,寄居於南京的外婆家(賈府)。2,從經歷看,兩人一生都主要到過蘇州、南京、揚州等地。3,從容貌看,兩人都是一代亂世佳人,董有「冷美人」之稱,林則被譽為「病西施」。4,從體質看,董羸弱多病,林更是弱不禁風。5,從性格上,兩人均多愁善感,有「妙齡三多」之稱。6,從愛好看,董精曉琴棋書畫,名噪秦淮;林對詩詞歌文造詣頗深,藝壓群芳。7,從愛情觀看,兩者對心上人都是忠貞不二,至死不渝。8,從世界觀看,董十分支持冒辟疆不作二臣、修身守節的行為;林則對賈寶玉厭惡仕途經濟的言行很是欣賞。9,從二人所寄生的環境看,冒、賈兩府均是世代官宦之家。10,從她倆在「群芳」中的地位看,董占「秦淮八艷」之魁,林居「金陵十二釵」之首。11,從最終歸宿看,兩人均是患「女兒癆」(即肺結核病)而香消玉殞。12,董在臨終前將其精心編纂的《奩艷》一書付之一炬;林病危時也燒燬了自己心愛的詩稿。 

  除此以外,周高潮還有一個重要依據是,曹雪芹創作活動的區域與董小宛相同,時間則在董之後。

  但是本人以為,這些依據都不是很確鑿,倒是穿鑿附會的因素更多。因為要找出兩個人相似之處很多來,這並不難。比如說,董小宛也許還與別的誰(文學作品裡的角色)有很多相似之處,難道她也是別的誰的原型?而林黛玉同樣可能與別的誰(現實生活中的人物)有很多相似之處,難道她還有其他原型?

  這些年來,許多文史學者總喜歡把文學作品裡的形象與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相對應進行比較分析,只要其彼此之間有一些巧合的相似之處,就認為他們誰是誰的原型。其實,文學創作自有其規律,哪有如此膚淺和機械的?

  學術界的人大概都聽說過,關於《紅樓夢》研究的「紅學」裡,有一個所謂的「索隱派」他們竟然認為,明清之交金陵(今南京)名妓、「秦淮八艷」之一的董小宛,竟是中國最偉大的古典小說——曹雪芹創作的《紅樓夢》的女主角林黛玉的原型——至少是原型之一,而且是第一原型。

  比如王夢阮、沈瓶庵在其《紅樓夢索隱》一書裡分析說:

  小宛名白,故黛玉名黛,粉白黛綠之意也;小宛是蘇州人,黛玉也是蘇州人;小宛在如皋,黛玉亦在揚州;小宛來自鹽官,黛玉來自巡鹽御史之署;小宛入宮,年已二十有七,黛玉入京,年只十三余,恰得小宛之半……小宛遊金山時,人以為江妃踏波而上,故黛玉號「瀟湘妃子」,實從「江妃」二字得來。

  總結了董小宛和林黛玉之間至少有6個相似之處。

  還有文史作家周高潮通過比較研究考證,也發現董小宛和林黛玉「兩者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且自認為「雖是一家之言,但令人信服」。在他的文章裡,總結了董小宛和林黛玉之間至少有12個相似之處:

  

  林黛玉劇照

  1,從身世看,二人都出生於蘇州,董幼失雙親,被賣到南京秦淮河,青樓女子陳墨心將其收養;林自幼喪母,寄居於南京的外婆家(賈府)。2,從經歷看,兩人一生都主要到過蘇州、南京、揚州等地。3,從容貌看,兩人都是一代亂世佳人,董有「冷美人」之稱,林則被譽為「病西施」。4,從體質看,董羸弱多病,林更是弱不禁風。5,從性格上,兩人均多愁善感,有「妙齡三多」之稱。6,從愛好看,董精曉琴棋書畫,名噪秦淮;林對詩詞歌文造詣頗深,藝壓群芳。7,從愛情觀看,兩者對心上人都是忠貞不二,至死不渝。8,從世界觀看,董十分支持冒辟疆不作二臣、修身守節的行為;林則對賈寶玉厭惡仕途經濟的言行很是欣賞。9,從二人所寄生的環境看,冒、賈兩府均是世代官宦之家。10,從她倆在「群芳」中的地位看,董占「秦淮八艷」之魁,林居「金陵十二釵」之首。11,從最終歸宿看,兩人均是患「女兒癆」(即肺結核病)而香消玉殞。12,董在臨終前將其精心編纂的《奩艷》一書付之一炬;林病危時也燒燬了自己心愛的詩稿。 

  除此以外,周高潮還有一個重要依據是,曹雪芹創作活動的區域與董小宛相同,時間則在董之後。

  但是本人以為,這些依據都不是很確鑿,倒是穿鑿附會的因素更多。因為要找出兩個人相似之處很多來,這並不難。比如說,董小宛也許還與別的誰(文學作品裡的角色)有很多相似之處,難道她也是別的誰的原型?而林黛玉同樣可能與別的誰(現實生活中的人物)有很多相似之處,難道她還有其他原型?

  這些年來,許多文史學者總喜歡把文學作品裡的形象與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相對應進行比較分析,只要其彼此之間有一些巧合的相似之處,就認為他們誰是誰的原型。其實,文學創作自有其規律,哪有如此膚淺和機械的?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