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秉章在殺害石達開後給清廷的奏報,是清朝方面關於石達開大渡河之役的官方報告。但恰恰就是這份正式文書,充滿了掩飾和偽造。特別是關於石達開被俘的經過,駱秉章說:臣前以石逆或傳其死,倘能設法生擒,辨認真確,俾就
顯戮,庶可以釋群疑。當經楊應剛等以該逆無路逃生,於洗
馬姑豎立『投誠免死』大旗,石逆果攜其一子及偽宰輔曾仕和、偽中亟黃再忠、偽恩丞相韋普成等並餘黨至洗馬姑乞降。
這裡他完全沒有提到石達開想救全殘眾的事,也完全沒有提 到他的下屬深入「賊壘」設計誘擒的事——而這一番深入「賊壘
的功勞,劉蓉的稟報中是幾次提到的,並且說:「非王松林深入賊巢,則石逆斃於亂軍之中,亦斷不能生得。」楊應剛、王松
林的活動,對清朝統治者可說立了大功。但駱秉章的奏報卻無一字提到王松林,無一字提到有人深入「賊巢」活動,把這番功勞全部抹熬。其所以如此,一方面他要把功勞歸於自己,彷彿他早已指示要「設法生擒」,這才有楊應剛在洗馬姑豎立免死大旗;
而更主要的,是他要掩蓋石達開落入清營的真正情由,因為這種情由不但不光彩,而且向朝廷報告也要多費口舌。駱秉章奏報中
完全略去楊應剛、王松林深入「賊巢」的事跡,可以反證楊應剛、
王松林的活動必有文章。掩蓋了楊應剛、王松林的活動,石達開是怎樣到清軍之手的呢?於是相應地必須誣罔石達開:捨命全軍的信和要求一概不提,只說他見了免死旗就自動來降。
由於把石達開「乞降」說成這樣一件單純的事,所以他也需 要掩飾6月14日派劉蓉去大渡河的原意。如前所引述,駱秉章是
在得知石達開被俘前「慮其偽降以緩我師,乘懈而逸,又慮諸將之不能善其後」而派去劉蓉的,這透露出他收到或知道了石達開
信件的消息。但後來他在奏報中卻說:臣前於四月二十八日(6月14日)得報後,慮其餘黨殲除 不盡,札飭藩司劉蓉馳往大渡河,會同唐友耕等委辦善後 事宜。
同上文引述黃彭年的《黎雅紀行》中的話對照,就可以看出 這段話完全掩蓋了事實和原意。駱秉章為掩蓋楊應剛、王松林的
活動,不但在奏報中描寫石達開為免死而自動乞降,而且也對石 達開供詞作了手腳。近年發現的毛祥麟《三略彙編》稿本中有石
達開供詞的抄本,其中關於大渡河被俘一段說:「達開原想投河,轉念投誠出來,救全殘眾。」石達開供詞原是清吏筆錄,並不準確可信;但這句話大體符合事實,至少符合邏輯。
然而我們過去看到的駱秉章抄呈清廷的石達開供詞,這句話卻寫作:「達開正欲投河自盡,因想真心投誠,或可僥倖免死,達開想救眾人,俱令棄械投誠。」顯然,駱秉章在這裡加了半句,以致使文詞、意思都顯得不通。
駱秉章這篇奏報是石達開貪生乞降說的根據,但是,看來這個根據是不可靠的。
駱秉章在殺害石達開後給清廷的奏報,是清朝方面關於石達開大渡河之役的官方報告。但恰恰就是這份正式文書,充滿了掩飾和偽造。特別是關於石達開被俘的經過,駱秉章說:臣前以石逆或傳其死,倘能設法生擒,辨認真確,俾就
顯戮,庶可以釋群疑。當經楊應剛等以該逆無路逃生,於洗
馬姑豎立『投誠免死』大旗,石逆果攜其一子及偽宰輔曾仕和、偽中亟黃再忠、偽恩丞相韋普成等並餘黨至洗馬姑乞降。
這裡他完全沒有提到石達開想救全殘眾的事,也完全沒有提 到他的下屬深入「賊壘」設計誘擒的事——而這一番深入「賊壘
的功勞,劉蓉的稟報中是幾次提到的,並且說:「非王松林深入賊巢,則石逆斃於亂軍之中,亦斷不能生得。」楊應剛、王松
林的活動,對清朝統治者可說立了大功。但駱秉章的奏報卻無一字提到王松林,無一字提到有人深入「賊巢」活動,把這番功勞全部抹熬。其所以如此,一方面他要把功勞歸於自己,彷彿他早已指示要「設法生擒」,這才有楊應剛在洗馬姑豎立免死大旗;
而更主要的,是他要掩蓋石達開落入清營的真正情由,因為這種情由不但不光彩,而且向朝廷報告也要多費口舌。駱秉章奏報中
完全略去楊應剛、王松林深入「賊巢」的事跡,可以反證楊應剛、
王松林的活動必有文章。掩蓋了楊應剛、王松林的活動,石達開是怎樣到清軍之手的呢?於是相應地必須誣罔石達開:捨命全軍的信和要求一概不提,只說他見了免死旗就自動來降。
由於把石達開「乞降」說成這樣一件單純的事,所以他也需 要掩飾6月14日派劉蓉去大渡河的原意。如前所引述,駱秉章是
在得知石達開被俘前「慮其偽降以緩我師,乘懈而逸,又慮諸將之不能善其後」而派去劉蓉的,這透露出他收到或知道了石達開
信件的消息。但後來他在奏報中卻說:臣前於四月二十八日(6月14日)得報後,慮其餘黨殲除 不盡,札飭藩司劉蓉馳往大渡河,會同唐友耕等委辦善後 事宜。
同上文引述黃彭年的《黎雅紀行》中的話對照,就可以看出 這段話完全掩蓋了事實和原意。駱秉章為掩蓋楊應剛、王松林的
活動,不但在奏報中描寫石達開為免死而自動乞降,而且也對石 達開供詞作了手腳。近年發現的毛祥麟《三略彙編》稿本中有石
達開供詞的抄本,其中關於大渡河被俘一段說:「達開原想投河,轉念投誠出來,救全殘眾。」石達開供詞原是清吏筆錄,並不準確可信;但這句話大體符合事實,至少符合邏輯。
然而我們過去看到的駱秉章抄呈清廷的石達開供詞,這句話卻寫作:「達開正欲投河自盡,因想真心投誠,或可僥倖免死,達開想救眾人,俱令棄械投誠。」顯然,駱秉章在這裡加了半句,以致使文詞、意思都顯得不通。
駱秉章這篇奏報是石達開貪生乞降說的根據,但是,看來這個根據是不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