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在鹹安宮官學讀了十來年書,「十年寒窗」苦讀,又有當時京師最好的老師教授,不但精讀了四書五經、滿漢典籍,還學習了騎馬射箭、滿蒙藏文。在當時多數貴族子弟熱衷於提籠架鳥、遊嬉浪蕩的風氣下,說他是「有志青年」、「有為青年」,應該不是過譽的溢美之詞。
像他那樣的身世,給他明擺著的出仕正途,當然就是通過鄉試之後,再在皇帝主持的殿試中大顯身手,從而給自己求一個進身之階了。
和珅是在哪一年參加鄉試的,史籍上沒有正式記錄。不過也有兩個旁證可以推算:第一,是和珅在乾隆三十七年就放棄考試,去當侍衛了,因此他參加鄉試的時間,只能在乾隆三十七年以前;第二,清代舉辦鄉試的時間,是固定的:每隔三年舉辦一次,具體年月是逢子、卯、午、酉的秋季,稱為「秋闈」;考取的舉人連同歷屆的舉人在第二年的春季上京會考,稱為「春闈」。
乾隆三十七年以前,只有乾隆三十三年的戊子科和乾隆三十六年的辛卯兩科。但是也有好幾本當代人的著作,包括中央電視台的《百家講壇》,說他參加的是乾隆三十五年「庚寅科」鄉試。鄉試的地點,是有嚴格規定的。一般說來,除了在國子監讀書的「監生」和「貢生」允許就近在京城參加順天府鄉試之外,所有的「舉子」,都只能在「本籍」的省城參加。和珅的「戶口」在北京,所參加的鄉試,應該是順天府鄉試。只要他參加的確實是順天府鄉試,就不可能單有「庚寅」一科。我不知道清代順天府鄉試是不是曾經有過「庚寅科」這樣特殊的例外。為此特地去請教過專教清史的教授,答覆是「無此例外」。鹹安宮官學的學生享有特權:只要考取了舉人,可以不用參加會考,就有資格直接參加殿試。除非是皇上特典,給這些八旗子弟單開一個「恩科」,不然的話,順天府鄉試,是不可能有「庚寅科」的。——紀連海先生說和珅曾經參加庚寅科鄉試,當然不是他個人的杜撰,他也是有「根據」的。這個根據,我在後文中還要提到並加以說明。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和珅十八歲。這一年和珅結婚,據我推測,很可能就是和珅參加鄉試的日子。往前推三年,和珅只有十五歲,好像小了點兒,可以排除為「不可能」;往後推三年,和珅二十一歲,倒是有可能,但是這時候,他已經去當侍衛,不可能再去參加考試了。有的書中,就明寫和珅是當了一年侍衛以後,才去參加鄉試的。但是我認為這樣的可能性比較小。再聯繫到他定在十八歲結婚,按照中國人的傳統習慣,「洞房花燭夜」,應該安排在「金榜題名時」之後,好來一個「雙喜臨門」,因此我認為和珅參加鄉試,應該在乾隆三十三年的秋季。
和珅的學業,是英廉親自考核過的。英廉是個有學問的人,在他看來,和珅熟讀詩書,文筆老到,考個舉人,應該就像探囊取物一般,手到擒來。
但是非常遺憾,和珅參加鄉試的結果,卻是名落孫山!
以英廉曾經在內務府當差的地位和經歷,通過公的私的關係,把和珅「補」進皇家侍衛班子裡去,大概還不是太難的事情。和珅雖然不是什麼「武功高強」的把式,但是八旗子弟一向有崇尚騎射武功的傳統,加上在文武兼修的鹹安宮官學裡六七年,儘管不是什麼武林高手,至少騎馬射箭應該沒有問題,在「大內高手」如雲的侍衛班子裡,並不真正需要他動刀動槍。再說,侍衛侍衛,一半兒是「侍」,一半兒是「衛」,只要肯於放下架子來,能夠盡心地做到「侍候皇上」,任務也就完成了。
於是,和珅在他十九歲那一年,通過英廉的活動,很容易地就進入皇家侍衛的班子裡,開始了他人生道路的另一條走向。至於何年何月才能實現、或曰偶然得到皇帝的賞識,那就只能碰運氣、撞大運了。
這裡必須說明的是:關於和珅世襲的爵位,有兩種不同的記載。一說是「一等雲騎尉」,正五品;一說是「三等輕車都尉」,從三品。後者是正史《和珅傳》中的記載。可以這樣理解:「一等雲騎尉」,這是常保從他叔叔那裡得到的封贈,和珅繼續蔭襲;「三等輕車都尉」,是常保死後皇帝賞給常保實際上就是賞給和珅的封贈。大清爵位中單有一種「輕車騎尉又一雲騎尉」,可能就是和珅這一類「雙料世爵」吧。
和珅在鹹安宮官學讀了十來年書,「十年寒窗」苦讀,又有當時京師最好的老師教授,不但精讀了四書五經、滿漢典籍,還學習了騎馬射箭、滿蒙藏文。在當時多數貴族子弟熱衷於提籠架鳥、遊嬉浪蕩的風氣下,說他是「有志青年」、「有為青年」,應該不是過譽的溢美之詞。
像他那樣的身世,給他明擺著的出仕正途,當然就是通過鄉試之後,再在皇帝主持的殿試中大顯身手,從而給自己求一個進身之階了。
和珅是在哪一年參加鄉試的,史籍上沒有正式記錄。不過也有兩個旁證可以推算:第一,是和珅在乾隆三十七年就放棄考試,去當侍衛了,因此他參加鄉試的時間,只能在乾隆三十七年以前;第二,清代舉辦鄉試的時間,是固定的:每隔三年舉辦一次,具體年月是逢子、卯、午、酉的秋季,稱為「秋闈」;考取的舉人連同歷屆的舉人在第二年的春季上京會考,稱為「春闈」。
乾隆三十七年以前,只有乾隆三十三年的戊子科和乾隆三十六年的辛卯兩科。但是也有好幾本當代人的著作,包括中央電視台的《百家講壇》,說他參加的是乾隆三十五年「庚寅科」鄉試。鄉試的地點,是有嚴格規定的。一般說來,除了在國子監讀書的「監生」和「貢生」允許就近在京城參加順天府鄉試之外,所有的「舉子」,都只能在「本籍」的省城參加。和珅的「戶口」在北京,所參加的鄉試,應該是順天府鄉試。只要他參加的確實是順天府鄉試,就不可能單有「庚寅」一科。我不知道清代順天府鄉試是不是曾經有過「庚寅科」這樣特殊的例外。為此特地去請教過專教清史的教授,答覆是「無此例外」。鹹安宮官學的學生享有特權:只要考取了舉人,可以不用參加會考,就有資格直接參加殿試。除非是皇上特典,給這些八旗子弟單開一個「恩科」,不然的話,順天府鄉試,是不可能有「庚寅科」的。——紀連海先生說和珅曾經參加庚寅科鄉試,當然不是他個人的杜撰,他也是有「根據」的。這個根據,我在後文中還要提到並加以說明。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和珅十八歲。這一年和珅結婚,據我推測,很可能就是和珅參加鄉試的日子。往前推三年,和珅只有十五歲,好像小了點兒,可以排除為「不可能」;往後推三年,和珅二十一歲,倒是有可能,但是這時候,他已經去當侍衛,不可能再去參加考試了。有的書中,就明寫和珅是當了一年侍衛以後,才去參加鄉試的。但是我認為這樣的可能性比較小。再聯繫到他定在十八歲結婚,按照中國人的傳統習慣,「洞房花燭夜」,應該安排在「金榜題名時」之後,好來一個「雙喜臨門」,因此我認為和珅參加鄉試,應該在乾隆三十三年的秋季。
和珅的學業,是英廉親自考核過的。英廉是個有學問的人,在他看來,和珅熟讀詩書,文筆老到,考個舉人,應該就像探囊取物一般,手到擒來。
但是非常遺憾,和珅參加鄉試的結果,卻是名落孫山!
以英廉曾經在內務府當差的地位和經歷,通過公的私的關係,把和珅「補」進皇家侍衛班子裡去,大概還不是太難的事情。和珅雖然不是什麼「武功高強」的把式,但是八旗子弟一向有崇尚騎射武功的傳統,加上在文武兼修的鹹安宮官學裡六七年,儘管不是什麼武林高手,至少騎馬射箭應該沒有問題,在「大內高手」如雲的侍衛班子裡,並不真正需要他動刀動槍。再說,侍衛侍衛,一半兒是「侍」,一半兒是「衛」,只要肯於放下架子來,能夠盡心地做到「侍候皇上」,任務也就完成了。
於是,和珅在他十九歲那一年,通過英廉的活動,很容易地就進入皇家侍衛的班子裡,開始了他人生道路的另一條走向。至於何年何月才能實現、或曰偶然得到皇帝的賞識,那就只能碰運氣、撞大運了。
這裡必須說明的是:關於和珅世襲的爵位,有兩種不同的記載。一說是「一等雲騎尉」,正五品;一說是「三等輕車都尉」,從三品。後者是正史《和珅傳》中的記載。可以這樣理解:「一等雲騎尉」,這是常保從他叔叔那裡得到的封贈,和珅繼續蔭襲;「三等輕車都尉」,是常保死後皇帝賞給常保實際上就是賞給和珅的封贈。大清爵位中單有一種「輕車騎尉又一雲騎尉」,可能就是和珅這一類「雙料世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