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 稱:咸豐帝、清文宗
所處時代:中國清朝
民族族群:滿族
出生地:北京圓明園
出生時間:1831年(辛卯年)(道光十一年)7月17日
去世時間:1861年(辛酉年)(咸豐十一年)8月22日
主要成就:勤於政事、廣開言路、明詔求賢,鎮壓太平天國
年 號:咸豐
廟 號:文宗
謚 號:顯皇帝
陵 墓:清定陵
咸豐,全名愛新覺羅·奕詝,道光帝第四子,母為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在20歲時登基,是清朝秘密立儲繼承皇位的最後一位皇帝。
道光二十六年,道光帝用立儲家法,書名緘藏。道光三十年正月丁未,道光帝不豫,宣召大臣示硃筆,立其為皇太子。宣宗逝世後,己未,咸豐帝即位,頒詔覃恩,以第二年為咸豐元年
奕詝即位後,面臨內憂外患的統治危機。其時,太平天國起義爆發於廣西,不久,進軍湖南、湖北,咸豐三年 (1853年)三月攻克南京建都,改稱天京,與清政府分庭抗禮。西方列強以“修約”為名,準備對中國發動新的侵略戰爭。沙皇俄國在中國東北興師動兵,強佔中國黑龍江以北大片領土。
為了挽救統治危機,咸豐帝頗思除弊求治。他任賢去邪,企圖重振綱紀。重用漢族官僚曾國藩,依靠其訓練指揮的漢族地主武裝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提拔敢於任事的肅順,支持肅順等革除弊政。同時,他罷斥了道光朝任軍機大臣二十餘年、貪位保榮、妨賢病國的穆彰阿,處決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中主持和局、臭名昭著的投降派官員耆英。
咸豐六年(1856年),英法對中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攻佔廣州。咸豐八年(1858年),英法艦隊攻陷大沽炮台,進迫天津。咸豐派桂良、花沙納往天津議和,與英國、美國、法國、俄國分別簽訂《中英天津條約》、《中美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和《中俄天津條約》。列強不滿足於《天津條約》規定的權利,蓄意重新挑起戰爭。咸豐帝命清軍加強大沽口防務。
咸豐九年(1859年),在英國蓄意挑起的大沽口衝突中,英法侵略軍被擊敗。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兩國再次組成侵華聯軍,大舉入侵。英法聯軍進攻北塘,咸豐帝在清軍與英法聯軍激戰之時,竟令清軍統帥離營撤退,大沽再次淪陷。
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五日,咸豐帝在熱河行宮病重。十六日,咸豐在煙波致爽殿寢宮,召見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御前大臣景壽、協辦大學士肅順,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杜受田之子)、焦祐瀛等。咸豐諭:“立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又諭:“皇長子載淳現為皇太子,著派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盡心輔弼,贊襄一切政務。”以上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顧命八大臣”或“贊襄政務八大臣”。載垣等請咸豐帝硃筆親寫,以昭鄭重。而咸豐帝此時已經病重,不能握筆,遂命廷臣承寫朱諭。咸豐在病逝前,授予皇后鈕祜祿氏景雲“御賞”印章,授予皇子載淳“同道堂”印章(由懿貴妃葉赫那拉氏掌管)。十七日清晨,咸豐帝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