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故出處】:宋 蘇洵《上田樞密書》:「天下之學者,孰不欲一蹴而造聖人之域。」
- 【成語意思】: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可以成功。形容輕易地取得成功。也作「一蹴而成」。
- 【成語注音】:ㄧ ㄘㄨˋ ㄦˊ ㄐㄧㄨˋ
- 【通用拼音】:yī cu er jiu
- 【拼音簡寫】:YCEJ
- 【使用頻率】:常用成語
-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一蹴而就,緊縮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 【成語正音】:蹴,不能讀作「jiu」。
- 【成語辨形】:蹴,不能寫作「就」。
- 【英語翻譯】:be reached at a single leap
- 【日語翻譯】:一遍(いっぺん)で成功(せいこう)する
- 【俄語翻譯】:в один приём <в один присест>
- 【成語謎語】:射門成功
- 【近義詞】:一蹴即至、一舉成功、迎刃而解
- 【反義詞】:一事無成、一蹶不振、欲速不達
- 【成語例句】:從前所受,皆為大略,一蹴而就於繁賾,毋乃不可!(清 吳趼人《痛史 原敘》)
目前評論:1 其中:訪客 1 博主 0
評論加載中...
2017年10月15日 17:03:03 -49楼
「一蹴可幾(ㄐㄧ)」常被出為錯別字試題,可否寫成「一蹴可及(ㄐㄧˊ)」或「一蹴可即(ㄐㄧˊ)」?
「一蹴可幾」見於 梁啟超〈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天下事非一蹴可幾者。」亦作「一蹴而幾」見於 蔡元培〈怎樣才配稱做現代學生〉:「體力的增進,並非一蹴而幾。」皆是清朝時才成詞的。它最早的形式,見於宋•蘇洵〈上田樞密書〉:「天下之學者,孰不欲一蹴而造聖人之域。」及 南宋•朱熹〈天理人欲論〉:「以事言,则須事事去人欲,存天理,非一蹴即幾,一下即成。」「一蹴而造」是「一蹴而至」,即一舉腳就到達。「一蹴可幾/一蹴而幾/一蹴即幾」亦作「一蹴即就/一蹴即成/一蹴即得/一蹴即到/一蹴即至」、「一蹴而就/一蹴而成/一蹴而得/一蹴而造/一蹴而至」、「一蹴可就/一蹴可成/一蹴可得/一蹴可到/一蹴可至」。所以「一蹴可幾」寫成「一蹴可及」或「一蹴可即」,除音調不同外,意義上並無不妥:
「一蹴即幾」南宋•朱熹〈天理人欲論〉:「以事言,则須事事去人欲,存天理,非一蹴即幾,一下即成。」
「一蹴而造」宋•蘇洵〈上田樞密書〉:「天下之學者,孰不欲一蹴而造聖人之域。」
「一蹴而就」清•吳趼人《痛史•原敘》:「從前所受,皆為大略,一蹴而就於繁賾,毋乃不可!」
「一蹴而至」宋•張載《李慎同治九年本張子全書序》:始知聖人之道如日用飲食之不可一日或離,而從事之久,則趣益深,理益明,又不容以一蹴而至也。」
「一蹴可至」明•呂坤《呻吟語•聖賢》:「不知聖人豈有一蹴可至之理?希聖人豈有一朝逕頓之術?只有有志而廢於半途,未有無志而能行跬步者。
「一蹴可幾」清•薛福成〈代李伯相復豐漢文將軍書〉:「自古絶大事業,本無一蹴可幾之理。」
清•梁啟超〈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天下事非一蹴可幾者。」
「一蹴可至」清•陳忱《後水滸傳•第三十九回》:「雖是百尺竿頭,已登一級;若奮勇前驅,當一蹴可至。」
「一蹴可到」清初•張勻《玉嬌梨•第三回》:「回去與寄居固好,但二處皆道路遙遠,非一蹴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