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故出處】: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時有一僧便出,禮拜,師曰:『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墜子。』」
- 【成語意思】:拋出磚頭;引來白玉。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引出別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見或作品。常用作謙詞。
- 【成語注音】:ㄆㄠ ㄓㄨㄢ ㄧㄣˇ ㄧㄩˋ
- 【通用拼音】:pāo zhuān yǐn yu
- 【拼音簡寫】:PZYY
- 【使用頻率】:常用成語
-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拋磚引玉,連動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分句;用于謙詞。
- 【成語結構】:連動式成語
- 【英語翻譯】:give a thing with a view of getting sth.better
- 【日語翻譯】:人(ひと)の立派(りっぱ)な考(かんが)えが引(ひ)き出(だ)せるようまず自分(じぶん)の意見(いけん)を出す
- 【俄語翻譯】:игрaть роль скромной прелюдии
- 【其他翻譯】:<德>mit ein paar hingeworfenen Bemerkungen eine fruchtbare Diskussion anregen<法>parler le premier dans le but de faire ressortir l'esprit des autres orateurs
- 【成語謎語】:國
- 【近義詞】:引玉之磚、一得之見
- 【成語例句】:剛才婢子費了唇舌,說了許多書名,原是拋磚引玉,以為借此長長見識,不意竟是如此!(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八回)
- 【成語故事】:
唐代高僧從諗撣師,主持趙郡觀音院多年。相傳他對僧徒參禪要求極嚴,必需人人靜坐斂心,集中專注,絕不理會外界的任何干擾,達到凝思息妄、身心不動的入定境界。有一天,眾僧晚參,從諗禪師故意說:「今夜答話,有聞法解悟者出來。」
此時徒眾理應個個盤腿正坐,閉目凝心,不動不搖。恰恰有個小僧沉不住氣,竟以解問者自居,走出禮拜。從諗撣師瞟了他一眼,緩聲說道:「剛才拋磚引玉,卻引來一塊比磚還不如的土坯!」
另外,有一個拋磚引玉的故事。據《歷代詩話》、《談證》等書記述:唐代詩人趙嘏,以佳句「長笛一聲人倚樓」博得大詩人杜牧的讚賞,人們因此稱趙嘏為「趙倚樓」,當時另有一位名叫常建的詩人,一向仰慕趙嘏的詩才。他聽說趙嘏來到吳地,料他一定會去靈巖寺遊覽,便先趕到靈巖,在寺前山牆上題詩兩句,希望趙嘏看到後能添補兩句,續成一首。果然趙嘏遊覽靈巖寺看到牆上兩句詩,不由詩興勃發,順手在後面續了兩句,補成一首完整的絕詩。常建的詩沒有趙嘏寫得好,他以較差的詩句引出趙嘏的佳句,後人便把這種做法叫作「拋磚引玉」。其實,常建、趙嘏並非同時代人,他們各自的活動年代相距百年之多,續詩之說不可信,只是由於這段故事很出名,人們也就承認它是成語「拋磚引玉」的出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