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筠——王僧虔之孫,曾任昭明太子蕭統的屬官

中文名:王筠

出生日期:齊建元四年(482)

逝世日期:大寶元年(550)

職    業:文學家

代表作品:《洗馬》、《中書》等集

朝    代:南朝梁

王筠——王僧虔之孫,曾任昭明太子蕭統的屬官

  王筠 字元禮,一字德柔。祖籍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王僧虔之孫。曾任昭明太子蕭統的屬官。

  王筠的文學創作活動與蕭梁立國相始終,具有重要的文學史地位;作為昭明集團的重要成員,他的命運也隨著梁代政治的變遷而時有起落。王筠在唱和詩創作中確立了同韻自和方式;在閨情題材方面與沈約、蕭統的風格接近,具有語言清麗、音聲婉轉、風格柔婉細膩、長於經營末句的特點。其“一官一集”體是按任官順序編定編年體系列文集的典範,開創了文集體例史上的一個重要類型。

  王筠,自天監三年(504)起家,至普通元年(520)丁母憂去職,是王筠入仕後的第一個階段。此前他已享有文學聲譽,“幼警寤,七歲能屬文,年十六為《芍葯賦》,甚美”。23歲釋褐為中軍臨川王宏行參軍,遷太子舍人,侍從幼年的昭明太子,踏上近30年的追隨歷程。天監六年,任南徐州刺史豫章王綜主簿,參與神滅與神不滅的大論戰;隨著沈約遷尚書令、行太子少傅,又除尚書殿中郎,與之建立起密切的文學交往。

  此數年間,王筠在府、宮、朝之間不斷遷轉,關鍵即是文學。殿中郎用人首重文學,梁武帝曾指出:“此曹舊用文學,且居鷦行之首,宜詳擇其人。”但因職非清要,素為琅琊王氏所輕。王筠態度卻很積極,傳曰:“王氏過江以來,未有居郎署者,或勸逡巡不就。筠曰:‘陸平原東南之秀,王文度獨步江東,吾得比蹤昔人,何所多恨?’乃欣然就職。”他引陸機、王坦之故事為受職依據,傾向於以文華著稱的陸機,所謂“何所多恨”顯示出他作為文人的價值取向。

  天監十三年十二月六日,釋寶志卒於建康,武帝於十四年八月將其葬於鍾山獨龍阜開善寺,並敕“王筠勒碑文於寺門”,時王筠已遷為中書郎。另外,王筠在天監十三年至普通元年十月間又曾以中書郎兼湘東王繹府國郡事。此期累官至太子家令,復掌東宮管記,直到母親亡故。16年間,王筠累佐強藩,侍從東宮,又自尚書至中書,在40歲前班升七階,仕途平順,雖居官不高,卻職屬清要,尤其在文學方面比較活躍。但在政治上與晉安王蕭綱卻始終未見關聯,埋下了很大的隱患。

  王筠仕途的第二個階段以居喪復起始,至出守臨海被訟落職終,歷時10年。普通六年(525),王筠以吏部郎復職,約在大通初(527)遷太子中庶子,再人為昭明僚屬,又相繼領羽林監及步兵校尉,中大通二年(530)遷司徒左長史。就在此時,變故突降,三年四月乙巳,昭明太子薨;五月庚寅葬安寧陵,詔王筠為哀冊;丙申立蕭綱為太子,七月乙亥臨軒策拜,政局的重大轉折令玉筠的人生隨之發生變遷。

  王筠入侍東宮以來,主賓融洽,備受禮敬,故在昭明卒後,尚被敕撰哀冊,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蕭綱繼立,王筠自東宮出守臨海,人生走入低谷,詩風在圓轉流美的追求上流露出“窮而後工”之貌。王筠此前歷事臨川王宏、豫章王綜、湘東王繹,但普通六年豫章王叛魏,次年臨川王薨;昭明卒時,湘東王年方弱冠,故當東宮易主時,王筠的政治基礎已經崩潰。

  昭明逝後,蕭綱排斥王筠的跡像甚為明顯,如中大通後期完成於湘東王雍府的《法寶聯璧》一書就與王筠無關,而參撰諸臣中不乏昭明舊屬,且王筠尚是佛徒;其在中大通五、六年間還朝時,又因侵刻被劾。自大同元年王筠二次復起至蕭綱即位前,始終未能再入東宮。臨海屬揚州,至中大通三年六月,揚州刺史仍是蕭綱,王筠出至臨海,顯為蕭綱之意,種種跡象都應是王筠與蕭綱長期疏離隱患爆發的結果。

  王筠在大同元年(535)二月二次復起,走過一段較為暢達的仕途之後,於侯景之亂中慘淡謝世。這最後的16年是王筠文學創作的成熟期,但連綿的戰火將他的成就永遠塵封在久逝的歷史之中。王筠先復起為紹陵王綸長史,蕭綸三年正月出任江州刺史,王筠方出府遷秘書監,隨後歷太府卿、度支尚書,數年間已漸近權力中樞。

  大同七年,這一不斷上揚的陞遷之旅又遇到了一次挫折,蕭介出任侍中,阻斷了王筠的入相之路。至再徙為光祿大夫,復遷雲騎將軍、司徒左長史時,巳至中大同元年(546)。

  太清三年(549)五月,蕭綱即位;六月立長子宣城王大器為太子,以王筠為詹事。太子詹事為東宮職僚之首,任總宮、朝,是王筠一生居官的頂峰,依當時情勢,雖有臨危受命意味,亦只是備位而已。大寶元年,有盜夜入其宅,王筠因驚懼墜井而卒,終年69歲。

  王筠少負才名,深受沈約的賞識,認為超越時人,並以謝□所說"好詩圓美流轉如彈丸"來稱讚王筠的詩。在太子府中任職時,常和著名的文人劉孝綽、陸□、到洽、殷芸等遊宴酬唱。他勤奮好學,自稱"少好書,老而彌篤,雖偶見瞥觀,皆即疏記",手抄經、史、子書百餘卷。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