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會試名旁落
左宗棠出生於清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年),字季高,號樸存,湖南湘陰人。
左宗棠四歲開始隨祖父在家中梧塘書塾讀書,六歲開始攻讀「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九歲開始學作八股文。
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左宗棠參加湘陰縣試,名列第一。次年,他應長沙府試,取中第二名。
道光九年,18歲的左宗棠開始讀顧社禹的《讀史方輿紀要》、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和齊南的《水道提綱》。
這些學問為左宗棠日後的成功奠定了知識基礎。
1830年,左宗棠進入長沙城南書院讀書,次年又入湖南巡撫吳榮光在長沙設立的湘水校經堂。
他學習刻苦,成績優異,在這年的考試中,7次名列第一。
道光十二年,左宗棠以監生身份參加湖南鄉試,中第18名。之後六年,三次赴京會試,均未考中。
三試不中,左宗棠從此「絕意仕進」,打算「長為農夫沒世」。
但飽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他似乎並不甘心就此隱世。23歲新婚時,左宗棠寫下對聯:「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
志向才幹為人重
1830年,左宗棠拜訪長沙著名務實派官員和經世致用學者賀長齡,賀氏「以國士見待」。賀長齡之弟賀熙齡是左宗棠在城南書院的老師,他非常喜愛左宗棠,稱其「卓然能自立,叩其學則確然有所得」,後來師生倆還結成了兒女親家。
1837年春,左宗棠的同鄉兩江總督、經世致用派代表人物陶澍回鄉省親,途經醴陵,看到縣公館的一副對聯「春殿語從容,廿載家山印心石(印心石牽涉到陶澍一個引以為豪的故事)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翹首公歸」後「激賞之」,經知縣引見與左宗棠見面。
陶對左「一見目為奇才,縱論古今,為留一宿」。左宗棠提出要拜陶澍為師,畢生倣傚。陶澍欣然應允。
左宗棠第三次會試落第後曾繞道拜見陶澍。臨別時,陶提出要將年僅五歲的獨生子陶桄許給左宗棠為婿。左宗棠開始任陶桄的教師。
於是,一個落魄的窮舉人,就這樣做了兩江總督府的四品幕僚。在這裡,左宗棠開始接觸軍國大事。
1838年,陶澍逝世。左宗棠繼續教導陶桄。
陶澍女婿胡林翼對左宗棠的評價是「當為近日楚材第一」。
1849年,林則徐途經長沙,指名要見隱逸在家讀書的左宗棠。左宗棠在夜裡急匆匆前去拜見,結果由於心情激動,一腳踏空,落入水中。見面後,林則徐笑曰:「這就是你的見面禮?」
林則徐與左宗棠長談,並將自己在新疆整理的資料和繪製的地圖全部交給他。
林則徐說:「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終無成就之日。數年來留心人才,欲將此重任托付!」他還說:「將來東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捨君莫屬。以吾數年心血,獻給足下,或許將來治疆用得著。」
望著年逾花甲的林則徐,左宗棠的眼睛濕潤了。
後來,在征戰新疆時左宗棠沒有忘記帶上林則徐贈送的地圖。
臨別,林則徐寫了一副對聯相贈:「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左宗棠以對聯時時激勵自己。他說:「每遇艱危困難之日,時或一萌退意,實在愧對知己。」
林則徐回到福建後身染重病,知道來日不多,命次子林聰彝代寫遺書,向咸豐皇帝一再推薦左宗棠為「絕世奇才」、「非凡之才」。咸豐開始關注這個人才。
寄身湘幕露鋒芒
咸豐二年(1852年),太平軍從廣西入湘,長沙危急,左宗棠在郭嵩燾等人的勸勉下應湖南巡撫張亮基力邀,到巡撫衙門參贊軍事。
左宗棠「晝夜調軍食,治文書」、「區畫守具」。太平軍圍攻長沙三月不下,只好撤圍下岳州而去。
張亮基因戰功升任湖廣總督,不久又調至山東,左宗棠均相隨。
後來,張亮基遭滿人勝保彈劾而罷官。左宗棠返回湘陰繼續過著他半耕半讀的悠閒日子。
1854年3月,左宗棠應湖南巡撫駱秉章之邀,第二次入佐湖南巡撫幕府,長達6年。
其時,太平軍馳騁湘北,長沙周圍城池多被佔領,而湘東、湘南、湘西廣大貧民連連舉事,此起彼伏。
左宗棠焦思竭慮,日夜策劃,輔佐駱秉章革除弊政,開源節流,穩定貨幣,大力籌措軍械、船隻等。駱秉章對他言聽計從,「所行文書畫諾,概不檢校」。
不久,湖南「內清四境」石達開被逼出湖南;「外援五省」為在鄂、贛、皖等省前線作戰的清軍調撥糧餉、軍械、船隻。
1856年,左宗棠因接濟曾國藩部軍餉以奪取被太平軍所佔武昌有功,被封為兵部郎中。
1859年,左宗棠恃才傲物得罪了永州鎮總兵樊燮。樊燮一狀告到京城,說左宗棠是「劣幕」。
咸豐下令湖廣總督官文處理,若屬實則將左宗棠就地正法。
朝廷很多官員都為左宗棠說情翰林院侍讀學士潘祖蔭向咸豐寫了一道奏疏,提到:「國家不可一日無湖南,即湖南不可一日無宗棠也。」
咸豐終於心動,赦免了左宗棠。
邊平亂邊開洋務
1860年,太平軍攻破江南大營後,左宗棠奉詔以四品京堂銜候補,隨欽差大臣、兩江總督曾國藩襄辦軍務。
同治元年(1862年),左宗棠組建中法混合軍,稱「常捷軍」,並擴充中英混合軍,先後攻陷金華、紹興等地,升閩浙總督。
1864年3月,左宗棠攻陷杭州,控制浙江全境,被封為一等恪靖伯。
隨即,左宗棠奉命率軍入江西、福建追擊太平軍李世賢、汪海洋部,至1866年2月將二人殲滅於廣東嘉應州(今廣東梅縣)。
1866年,左宗棠上疏奏請設局監造輪船,獲准試行,即於福州馬尾擇址辦船廠,派員出國購買機器、船槽,並創辦求是堂藝局(亦稱船政學堂),培養造船技術和海軍人才。
1867年,左宗棠奉命為欽差大臣,督辦陝甘軍務,率軍入陝西圍剿西捻軍和西北反清回民軍。
陝甘任間,左宗棠繼續從事洋務,創辦蘭州製造局(即甘肅製造局)、甘肅織呢總局(即蘭州機器織呢局),後者為中國第一個機器紡織廠。
抬棺出征戰沙俄
1864年6月,新疆庫車爆發農民起義,建立熱西丁政權;7月,和田建立帕夏政權;10月,伊犁建立蘇丹政權;1865年1月,浩罕國(位於今烏茲別克斯坦的浩罕市一帶)軍官阿古柏入侵新疆;3月,烏魯木齊建立清真王政權;1871年7月,沙俄武裝強佔伊犁;1872年6月,阿古柏在新疆的喀什、英吉沙、莎車、和田、阿克蘇、烏什、庫車懸掛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國旗並發行貨幣;1874年,日本入侵台灣。
在這種局勢下,清廷內部爆發「海防」、「塞防」之爭。
李鴻章說:「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煙稀少。乾隆年間平定新疆,傾全國之力,徒然收數千里曠地,增加千百萬開支,實在得不償失。依臣看,新疆不復,與肢體之元氣無傷,收回伊犁,更是不如不收回為好。」認為兩者「力難兼顧」,主張放棄塞防,將「停撤之餉,即勻作海防之餉」。
左宗棠反駁道:「天山南北兩路糧產豐富,瓜果纍纍,牛羊遍野,牧馬成群。煤、鐵、金、銀、玉石藏量極為豐富。所謂千里荒漠,實為聚寶之盆。」他還說:「我朝定鼎燕都,蒙部環衛北方,百數十年無烽燧之警……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京師……若新疆不固,則蒙部不安,匪特陝、甘、山西各邊時虞侵軼,防不勝防,即直北關山,亦將無晏眠之日。而況今之與昔,事勢攸殊。俄人拓境日廣,由西向東萬餘裡,與我北境相連,僅中段有蒙部為之遮閡。徙薪宜遠,曲突宜先,尤不可不豫為綢繆者也。」他認為「若此時即擬停兵節餉,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寇進尺」,收復新疆,勢在必行。
光緒元年(1875)同年5月,左宗棠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擁有籌兵、籌餉和指揮全權。左宗棠受任後,立即準備進軍新疆。
光緒二年(1876)二月,左宗棠移駐肅州,就近指揮新疆戰事,各路大軍陸續西行出關。
六月二十一,西征軍夜襲黃田,開始收復新疆戰役,繼而攻克古牧地、烏魯木齊。九月,西征軍收復瑪納斯,北疆平定。次年三月,西征軍揮師南下,先後攻克達阪、吐魯番等城。
光緒三年十二月初二日(1878年1月4日),西征軍肅清和田之敵,取得完全勝利。左宗棠以公由一等恪靖伯晉為二等恪靖侯。
左宗棠隨即致力於收復伊犁。
時清廷派崇厚出使俄國談判歸還伊犁事,及《裡瓦幾亞條約》成,失地喪權,舉國震怒。
左宗棠憤然說:「武事不競之秋,有割地求和者矣;茲一矢未聞加遺,乃遽議捐棄要地,饜其所欲,譬猶投犬以骨,骨盡而噬仍不止。目前之患既然,異日之憂何極?此可為歎息痛恨者矣!」審時度勢,他認為只靠外交必不能收回伊犁,應「先之口舌,繼以兵戎,事無不濟」。
於是,在曾紀澤赴俄重開談判時,左宗棠在新疆備戰。
光緒六年(1880年)春,左宗棠定出三路進兵伊犁之策。
同年四月十八,左宗棠攜棺木出關西征,以示與沙俄決一死戰。
甫抵哈密,左宗棠忽獲廷旨,諭其立即回京,「以備朝廷顧問」。左宗棠保薦劉錦棠繼任督辦新疆軍務。
次年正月,曾紀澤談判後,簽署《中俄改訂條約》(即《中俄伊犁條約》),中國收回了伊犁和特克斯河上遊兩岸領土。
左宗棠在新疆注意興修水利、築路、屯田、植樹等等,建議以新疆建省,意義深遠。
收復新疆後,左宗棠曾專門到福建林則徐祠拜謁,在林公像前默默悼念。
他寫了幅對聯:「三吳頌遺愛,鯨浪初平,治水行鹽,如公皆不朽;卅載接音塵,鴻泥偶踏,湘間邗上,今我復重來。」
壯志未酬身先死
1881年夏,左宗棠調任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
1884年6月,左宗棠奉召入京,再任軍機大臣。時值中法戰爭,法國艦隊在福州馬尾發動突然襲擊,福建水師全軍覆滅,左宗棠奉命督辦福建軍務。
光緒十一年(1885年)7月27日清晨,74歲的左宗棠停止了最後的呼吸。這個擁有「二等恪靖侯、東閣大學士、太子太保、一等輕騎都尉、賞穿黃馬褂、兩江總督、南洋通商事務大臣」等七個頭銜,風光了半生的男人終於退出了歷史舞台。
接到喪折後,慈禧太后下詔諭追贈左宗棠為太傅,恩謚「文襄」,賞治喪銀三千兩。
就在慈禧太后下達詔諭後的一個夜晚,福州暴雨傾盆,忽聽一聲劈雷,東南角城牆頓時被撕裂一個幾丈寬的大口子。
老百姓說,左宗棠死了,此乃天意,要毀我長城。
有個叫楊昌浚人寫了一首詩歌頌左宗棠的功績。
恭誦左公西行甘棠
大將籌邊尚未還
湖湘子弟滿天山
新載楊柳三千里
引得春風渡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