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百熙——清末大臣,著名教育家

本    名:張百熙

字    號:字埜秋,號潛齋

民族族群:漢人

出生地:湖南長沙

出生時間:1847年

去世時間:1907年2月18日

主要作品:《欽定學堂章程》,《京師大學堂章程》《清史稿·藝文志》

主要成就: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驅者,恢復和改革京師大學堂

張百熙——清末大臣,著名教育家

  張百熙(1847—1907)字埜秋,一作冶秋,號潛齋。湖南長沙人。清末大臣,著名教育家。同治十三年(1874年)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年(1876年)散館,授編修。其後先後任山東鄉試副考官、山東學政、四川鄉試正考官、日講起居注官、國子監祭酒、江西鄉試正考官、廣東學政、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禮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書、吏部尚書、京師大學堂管學大臣、戶部尚書、郵傳部尚書等職。

  張百熙,清末大臣。湖南長沙人。同治年間的進士。曾任編修,侍讀等職。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曾上書彈劾李鴻章表面作戰備,私下卻主張談和的行為。1898年,任內閣學士,主管京師大學堂事務。戊戌變法之後,因為曾舉薦康有為而獲罪,被革職留任。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因保舉康有為經濟特科,被革職留任。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張百熙上疏陳述五條革新大計:“增改官制,整理財政,變通科舉,廣建學堂,創立報館”。提倡變法自強。同年九月,奏請“將京師大學堂改隸國子監,正名大學,以一學術而育真才。”“改總理衙門附設之同文館隸於大學”。1902年1月10日,張百熙被任命為管學大臣,負責制定大學堂章程。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奏設教習進士館。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奏請“先設法政科、文學科、格致科、工科,以備大學豫科學生及各省高等學生畢業後之升入。”建議在廣安門外瓦窯和德勝門外官地作為建造大學堂之用,並“奉旨議行”。 張百熙一生主要從事教育管理工作,注重培養人才,對京師大學堂有開創性的貢獻。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