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清太宗皇太極突然無疾而終,宮庭震動。當年順治帝福臨只有6歲。在長兄豪格和皇叔多爾袞之間發生了儲君之爭,形勢非常嚴峻。後在多爾袞的利弊權橫之下,多爾袞放棄爭儲,改為擁立當時只有6歲的福臨來繼承皇位。在叔父攝政睿親王多爾袞輔佐下順治帝順利的完成了登基大典。成為滿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那麼清世祖順治皇帝是怎麼死的?順治皇帝出家之謎?
6歲登上王位的福臨是在多智多勇又獨斷專行的叔父多爾袞與深明大義的寡母孝莊文皇后教導之下成長起來的皇帝。多爾袞攝政7年間,清廷在以武力統一全國的過程中,發兵追剿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起義軍和南明抗清勢力,推行剃髮易服、圈地等民族高壓政策。多爾袞病逝後,順治開始擺脫傀儡地位,對多爾袞實行了削除封號爵位、罷撤廟享謚號、籍沒家財等身後懲處。為加強皇權,他廢除了諸王貝勒管理各部事務的舊例,又採取了停止圈地,放寬逃人法等一系列緩和民族矛盾的措施。儘管順治很想有番作為,也頗為中原文化所吸引,但終因他周圍尚未形成一支以他為主導的強有力的政治勢力,致使他在與朝中反對漢化的勳舊大臣的較量中敗下陣來。
政治上的失意,使順治帝沉湎於與其弟媳董鄂氏的愛情之中。隨著與佛教高僧木陳忞等人的交往,他產生了遁入空門的思想。當他摯愛的皇貴妃董鄂氏死後,他的精神支柱完全崩潰,健康狀況每況愈下,24歲時又染上天花,很快便撒手人寰。
順治帝在位不足18年。卒謚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聖仁純孝章皇帝。廟號世祖。骨灰葬直隸遵化清東陵“孝陵”。
清順治十七年十月初八日,是清宮中一個不尋常的日子,這一天,在景山殯葬帝后前的享殿——景山觀德殿外,建起了規模可觀的水陸道場,即將為一位仙逝的皇妃娘娘舉行火葬。在這個大道場中,設有懺壇、金剛壇、梵網壇、華嚴壇、水陸壇,高壇林立,蔚為壯觀。白慢、挽帳隨風飄逸,笙管笛蕭,哀音陣陣,聽著肅穆,透著哀婉和悲涼。一百零八名僧人,身披袈裟,手擊燒鈸,口誦經文。燒鈸聲、誦經聲,縈繞山顛,直上雲霄。各級官員人等,穿梭其間,畢恭畢敬,焚楮鉑,燒紙錢,各司其職。這裡最令人矚目的是一位身披大紅袈裟,手持王如意的高僧茆溪禪師,正在主持這位貴妃娘娘的葬禮。那麼,是誰死後享此殊榮,竟如此興師動眾,大做道場?原來,這就是當朝順治皇帝最寵愛的皇貴妃,死後被追封為皇后的董鄂氏。
董鄂皇貴妃以二十二歲的青春年華病逝於承干宮。真可謂紅顏薄命,一朵盛開的鮮花正在嬌艷的時節,卻突然謝卻紅塵,香消魄散。癡情的順治皇帝,對貴妃娘娘的早逝哀痛不已,竟然一會兒尋死覓活,一會兒又鬧著要出家去當和尚。並下令將承干宮內大小太監、宮女等三十餘人全部“賜死”,以備皇妃娘娘在陰曹地府役使,這麼多人生殉,造成清宮罕見的一大慘案。
一時間將紫禁城內鬧得天昏地暗。
順治皇帝是一位癡情皇帝,屬於那種“不愛江山愛美人”,追求純真愛情的人,比其父皇太極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對愛情專一,願為心愛者拋棄一切,甚至為她去死。所以,董鄂氏的早逝,使他看破紅塵,萬念俱灰。認為“財寶妻孥,人生最貪戀擺撥不下底,朕於財寶固然不在意中,即妻孥亦覺風雲聚散,沒甚關係”。他想為愛妃而死,自然不成,況且在封建社會裡,身為帝王,且上有高堂,覓死便為大不孝。既死不成,又欲遁跡空門,願清燈古佛,伴其終生,以求精神上的解脫,然而又有皇太后“掛念”,想“隨老和尚出家去”,也未成行,皇冠仍然戴在他的頭上,死也不行,皈依佛門也不行。從此一蹶不振,終日鬱鬱寡歡。使這位身體素質本來就十分羸弱的皇帝更加虛弱。結果,在愛妃董鄂氏死後僅半年就染上天花,不久便死在養心殿,追隨著他的愛妃而去了。只留下風流天子愛美人的佳話。
順治十四年(1657),順治帝因身邊太監的鼓動,遂於南海子召見了當時的佛教高僧憨璞聰,。聽了他的一番關於佛教經義的談論後,順治帝很是高興,從此便對佛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久又延納南方高僧玉林琇、茆溪森,木陳忞等入京師,供奉之於西苑萬善殿,對他們崇禮優握。十六年,順治帝竟請玉林琇為他起法名,其初不肯,固請之下依之,順治自擇“行癡”,號“癡道人”。後來在他的印璽鈴章中竟有“塵隱道人”,“癡道人”等法號。順治帝虔心佛事,每以講經釋教為常事,甚至董鄂氏也在他的影響下由不信佛到篤信於佛,直至“口呼佛號而終”。在順治帝御制《端敬皇后行狀》中也說:“後素不信佛,朕時以內典禪宗諭之,且為解《心經》典義,由是崇敬三寶,專心禪學。”
由於順治帝沉迷於佛事,當他最心愛的人病逝這一無情現實的打擊下,便產生悲觀厭世,企望遁入空門,以求精神上的解脫。他曾命茆溪森為其削髮剃度,決心出家,孝莊皇太后百般勸解,命人急召高僧玉林琇抵京,玉林琇聞知後,一面痛責弟子茆溪森,一面命人取來柴薪,倘若茆溪森敢引順治帝為僧,就要將其燒死。無奈,順治帝才勉強答應蓄髮留俗。順治出家不成,後來只好命他的親信太監吳良輔作替身,入憫忠寺修行。
順治雖然年紀輕輕,但身體素來羸弱,又多情善感,愛妃的早逝,對他的身心都造成極大的傷害,結果,董氏病歿僅半年他就染上了當時的不治之症—一天花,時稱痘證。順治帝身患痘症,自知命在旦夕,後事安排已刻不容緩。由於清初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立儲制度,況且其膝下諸子尚幼,無一個成年皇子,嗣君為誰?使順治帝躺在養心殿的病榻上輾轉反側,一時難於定奪。最後還是召來了自己與母親孝莊皇太后都極信賴的傳教士湯若望。
湯若望雖為異邦之人,但他的話在順治母子的心目中卻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湯若望認為皇三子玄燁可立為皇太子。因為當時順治帝的六子中(長子與四子已夭折),除二子福全和三子玄燁較大外,四個嬰幼兒或剛剛呀呀學語,或尚在襁褓之中。而福全與玄燁雖均庶出,一為寧妃所生,一為佟妃所生,但玄燁自幼受到祖母的鍾愛,想必湯若望也瞭解其中情況。而且更有說服力的理由是玄燁已然出過天花,而二子福全尚未出過,將來繼承皇位,一旦染上此症,難免還會發生眼下類似的悲劇,這是當時的一大忌。因而,順治採納了他的意見,也得到諸王大臣的讚許。
順治帝死後火化入葬,是清入主中原後的第一位,也是最後一位皇帝,自康熙皇帝始,便循漢制改為土葬了。康熙二年四月二十二日。將順治寶宮(即骨灰罐)送往遵化孝陵安葬,小皇帝玄燁亦要前往為乃父送葬,但因路途較遠,經太皇太后及諸王大臣勸慰乃止。沿途自然有諸多皇家禮儀活動。
至六月初六日抵孝陵,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並與已逝的孝康章皇后(康熙生母)、孝獻章皇后(董鄂氏)合葬。先期曾遣官祭把,陳奉紙錠3萬、紙錢3萬、紙帛3萬,奠宴25席、全羊7只,酒15尊,並宣讀祭文,奠酒行禮(《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至時,將世祖章皇帝寶位由大臣奉至地宮,安設寶床正中,孝康、孝獻二皇后寶位分列左右。除了帝后“神位”外,地宮中只葬有3個骨灰罐,而無隨葬珍寶。從此,順治了卻了一段塵緣,終於與所愛的人長相斯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