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曾吐槽《長恨歌》:大眾疾苦遠非帝妃可比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37歲的袁枚赴陝西候缺,途經馬嵬驛。憑弔之餘,寫下了一首懷古七絕。詩曰: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石壕村裡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馬嵬驛,又稱馬嵬坡,位於陝西興平市西,距古長安城一百多華里,如今已成為歷史文化遺跡,常年接待遊客觀光。作為傳遞文書和情報者或來往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驛站在我國古代到處都有。馬嵬驛所以出名,是因為它與唐天寶十五年發生的一個重大事件聯繫在一起。

  想當年,唐玄宗為避安史之亂,一路西逃到馬嵬驛。在這裡,禁軍大將陳玄禮為天下計殺了楊國忠後,軍士們仍然不願散開。玄宗遣高力士詢問,回答說,禍亂根源尚在!我國古代向有紅顏禍水之說,這顯然是指楊玉環了。不得已,玄宗只好與貴妃訣別,讓人引領到路旁的佛堂內自縊。

  馬嵬驛連同楊貴妃墓(衣冠塚),是個憑弔抒懷、慨歎興亡的所在。安史之亂的硝煙散盡之後,不知有多少騷人墨客在此留下自己的詩文。其中,白居易那首長篇敘事詩《長恨歌》最為有名。該詩以迴環往復的鏡頭,如夢如幻的畫面,著意渲染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纏綿悱惻,哀婉動人,其藝術特色自不待言。但是,美則美矣,艷則艷哉,終究不是平常人家的境遇,牛郎織女天仙配的故事更讓百姓喜聞樂見。尾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也只是在替唐明皇傾訴內心的幽怨而已。

袁枚曾吐槽《長恨歌》:大眾疾苦遠非帝妃可比

  《唐闕史》點評說:「馬嵬佛寺,楊貴妃縊所。邇後才士文人,經過賦詠以導幽怨者,不可勝記,莫不以翠翹香鈿,委於塵土,紅淒碧怨,令人悲傷,雖調苦詞清,而無逃此意。獨丞相滎陽公鄭畋為鳳翔從事日,題詩曰:玄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難忘日月新。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誠如斯言,這首詩比起那些悲紅悼翠、憐香惜玉的篇章大氣多了,但總歸落於吟詠帝業興衰的窠臼。

  九百八十多年後,袁枚的這首《馬嵬驛》卻一改俗套,別翻新意。在這首詩裡,袁枚把憑弔的視角由宮掖轉向民間,由天子轉向蒼生,借杜子美《石壕吏》同情民間疾苦的心態,對白居易《長恨歌》頌揚皇室愛情的旨趣提出了異議,不無反詰地寫道:當年帝妃之間的愛恨不值得傳唱,人世間因有銀河相隔而導致的悲劇更讓人歎惋;就拿窮苦人家發生的夫妻離別來說,石壕村裡的淚水要比長生殿上的飲泣多得多了。長生殿與石壕村,是安史之亂期間上演悲劇的兩個典型場景,代表著兩個不同階層的不同遭遇,袁枚信手拈來,加以對比,立意自出,性靈乃現,鮮明的反差更能讓人體味出其中的現實主義情懷。

  袁枚(1716-1797),字子才,號簡齋,是清中葉代表詩人之一,與蔣士銓、趙翼合稱「乾嘉三大家」。袁枚這首詩通俗易懂,將李隆基與楊玉環的愛情悲劇置於民間背景下加以審視,強調大眾的疾苦更值得同情,遠非帝妃可比,這就在以往那些詠史詩的境界上大大前進了一步。儘管袁枚並不以現實題材見長,這首詩傳播的範圍也不是很廣,知名度不是很高,但作者能從長生殿聯想到石壕村,所體現的關注民生的人文意識還是值得肯定的。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37歲的袁枚赴陝西候缺,途經馬嵬驛。憑弔之餘,寫下了一首懷古七絕。詩曰: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石壕村裡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馬嵬驛,又稱馬嵬坡,位於陝西興平市西,距古長安城一百多華里,如今已成為歷史文化遺跡,常年接待遊客觀光。作為傳遞文書和情報者或來往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驛站在我國古代到處都有。馬嵬驛所以出名,是因為它與唐天寶十五年發生的一個重大事件聯繫在一起。

  想當年,唐玄宗為避安史之亂,一路西逃到馬嵬驛。在這裡,禁軍大將陳玄禮為天下計殺了楊國忠後,軍士們仍然不願散開。玄宗遣高力士詢問,回答說,禍亂根源尚在!我國古代向有紅顏禍水之說,這顯然是指楊玉環了。不得已,玄宗只好與貴妃訣別,讓人引領到路旁的佛堂內自縊。

  馬嵬驛連同楊貴妃墓(衣冠塚),是個憑弔抒懷、慨歎興亡的所在。安史之亂的硝煙散盡之後,不知有多少騷人墨客在此留下自己的詩文。其中,白居易那首長篇敘事詩《長恨歌》最為有名。該詩以迴環往復的鏡頭,如夢如幻的畫面,著意渲染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纏綿悱惻,哀婉動人,其藝術特色自不待言。但是,美則美矣,艷則艷哉,終究不是平常人家的境遇,牛郎織女天仙配的故事更讓百姓喜聞樂見。尾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也只是在替唐明皇傾訴內心的幽怨而已。

袁枚曾吐槽《長恨歌》:大眾疾苦遠非帝妃可比

  《唐闕史》點評說:「馬嵬佛寺,楊貴妃縊所。邇後才士文人,經過賦詠以導幽怨者,不可勝記,莫不以翠翹香鈿,委於塵土,紅淒碧怨,令人悲傷,雖調苦詞清,而無逃此意。獨丞相滎陽公鄭畋為鳳翔從事日,題詩曰:玄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難忘日月新。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誠如斯言,這首詩比起那些悲紅悼翠、憐香惜玉的篇章大氣多了,但總歸落於吟詠帝業興衰的窠臼。

  九百八十多年後,袁枚的這首《馬嵬驛》卻一改俗套,別翻新意。在這首詩裡,袁枚把憑弔的視角由宮掖轉向民間,由天子轉向蒼生,借杜子美《石壕吏》同情民間疾苦的心態,對白居易《長恨歌》頌揚皇室愛情的旨趣提出了異議,不無反詰地寫道:當年帝妃之間的愛恨不值得傳唱,人世間因有銀河相隔而導致的悲劇更讓人歎惋;就拿窮苦人家發生的夫妻離別來說,石壕村裡的淚水要比長生殿上的飲泣多得多了。長生殿與石壕村,是安史之亂期間上演悲劇的兩個典型場景,代表著兩個不同階層的不同遭遇,袁枚信手拈來,加以對比,立意自出,性靈乃現,鮮明的反差更能讓人體味出其中的現實主義情懷。

  袁枚(1716-1797),字子才,號簡齋,是清中葉代表詩人之一,與蔣士銓、趙翼合稱「乾嘉三大家」。袁枚這首詩通俗易懂,將李隆基與楊玉環的愛情悲劇置於民間背景下加以審視,強調大眾的疾苦更值得同情,遠非帝妃可比,這就在以往那些詠史詩的境界上大大前進了一步。儘管袁枚並不以現實題材見長,這首詩傳播的範圍也不是很廣,知名度不是很高,但作者能從長生殿聯想到石壕村,所體現的關注民生的人文意識還是值得肯定的。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