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御賜香巖寺

    宜妃,郭絡羅氏,滿洲鑲黃旗人,佐領三官之女。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冊封為宜嬪,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初四生皇五子恆溫親王允祺。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晉封為宜妃。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生皇九子允禟。二十四年五月初七日生皇十一子允息。康熙皇帝駕崩時,宜妃正有病,她坐著軟轎,到靈前哭祭,竟走到了皇太后的前面。雍正皇帝見後大怒,痛斥宜妃手下的太監,使宜妃很難堪。實際上,雍正皇帝是衝著宜妃深責太監的。宜妃的生子允禟是雍正皇帝的政敵,宜妃平日又甚傲,故此雍正帝借此事給宜妃以難堪。雍正十一年八月二十五日宜妃病逝。乾隆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入葬妃園寢。

    雍正帝的政敵很多,攻擊、誣陷他的謠言四起。康熙後期,聖祖曾允許各分府皇子將其生母從皇宮接到各府奉養。恆親王允祺將其母宜妃接到王府奉養,後死於王府。當時社會上紛紛傳言宜妃被雍正帝逼迫自縊而死。雍正帝曾在《大義覺迷錄》中針對此事進行了澄清和批駁。

    宜妃郭絡羅氏,在康熙朝是一位很得寵的后妃,故而在今天的一些電視劇中,宜妃成了一個令人矚目的人物,為世人所熟悉。

    據現存於北京市海澱區永豐屯香巖寺內一通殘碑記載:“都城德勝門外永豐屯,舊有彌勒院,日久傾圮。風雨不蔽,先師祖待,全老和尚駐錫於此。先師祥戒,行精嚴焚,修刻苦發願修。”又記:“宜妃娘娘出內帑數千……宜妃娘娘懿旨……萬壽之壇二……慈恩將寺中興作……宜妃娘娘買地三頃七十畝,作為該廟香火地,御前太監梁九公……經與每年三月,萬壽節四月,佛誕日十二月,宜妃娘娘中秋開道場,祝一人之有慶頌,萬福之攸。以後每年,宜妃派宮內太監來寺瞻禮……以垂祀雲,康熙六十一年,歲次王寅,仲秋谷旦。”通過以殘碑中斷斷續續的文字可知,宜妃郭絡羅氏與永豐屯香巖寺的重修,是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的。

    另據村中老人李占魁口述:香巖寺系康熙年間重修。相傳康熙年間,宜妃娘娘有病,晝夜聽見打擊樂器的聲響,不能入睡。康熙帝諭旨,京城內八剎、外八剎,嚴禁一周內吹打樂器。停止一周後,宜妃依然聽到聲響。又派宮中太監出宮盤查,查到永豐屯,聽到寺內有打擊樂器聲響。進廟查問,皇上有諭旨,不准打擊器樂,為何不遵旨,寺內主持遵旨立即停止。這天,宜妃果然聽不到聲響了。過幾天,太監傳旨寺內老方丈進宮給宜妃娘娘看病。老方丈進宮給宜妃娘娘診治,開處方後,娘娘服了幾服湯藥,不日痊癒。宜妃為表示對永豐屯寺內方丈的謝意,將老方丈召進宮,問,“賜多少銀兩?”老方丈回奏:“出家,要錢沒有用,只求娘娘開恩,重修廟宇。”時隔數日,宜妃乘鸞駕,又到永豐屯,見寺廟破敗不堪。長老跪迎寺門前,宜妃問長老,回奏只要一廟址。宜妃聽後降懿旨,賜地一百畝。回宮後,又將節省的香粉銀數萬兩,賜予修廟。重修後的寺廟,康熙帝御賜為香巖寺。鄉民感謝宜妃修廟功德,故俗為香粉寺至今。

    永豐屯香巖寺重修後,為五進院落,小門前有五樓三拱石牌坊一座。石牌坊前左右各設鐵獅子一對。與山門相對,建戲台一座,每年四月初五在此舉辦大型廟會。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