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垂簾聽政

    內憂外患一天天深重,咸豐帝卻一味沉湎於酒色。
    一天晚上,太監領著咸豐帝在宮裡閒逛,忽然聽到一處院落裡,傳出了悠揚的歌聲。走近一看,是一位十八九歲的姑娘,在咿咿呀呀地唱著小曲。姑娘自我介紹祖居葉赫,姓那拉氏,小名蘭兒,是選來的宮女。咸豐帝喜歡上了她,當場封她為貴人。他哪裡想到,正是這位“蘭貴人”預先賄賂了太監,才會安排出這場相遇!五年後,蘭貴人為他生下了獨生子載淳。母以子貴,她很快就升上了懿妃、懿貴妃,越來越驕橫跋扈。
    公元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天津,一直打到北京,咸豐帝驚惶失措,逃到承德,派異母弟弟、恭親王奕?(xīn)留下來同外國侵略者談判。奕?是賣國外交的老手,老百姓稱他“鬼子六”。隨著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條約》等一系列喪權辱國條約的簽訂,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了。
    躲在承德的咸豐帝,依然荒淫無度,終於病入膏肓。公元1861年8月,咸豐帝一命嗚呼。臨死前,他遺詔立年方六歲的兒子載淳為皇太子,繼承皇位;為了防止奕?篡權,又任命載垣、端華、肅順等“顧命八大臣”主持政務。八大臣尊皇后鈕祜祿氏為慈安皇太后,又稱東太后;載淳的生母蘭兒為慈禧皇太后,又稱西太后;定年號為“祺祥”。按照咸豐帝的遺詔,朝廷文書必須同時蓋有慈安太后和小皇帝載淳的兩枚印章才能生效。
    野心勃勃的慈禧,對咸豐帝的安排非常惱火。她苦於沒有實權,於是一方面竭力拉攏慈安太后,一方面決定引狼入室,同奕?搭上手。趁奕?前來哭靈的機會,兩人在秘室裡密談了大半個時辰,策劃發動政變。她特意問奕?:“這樣幹,不知外國人可會支持?”
    奕?拍著胸脯說:“沒問題,奴才可以擔保。”慈禧大喜過望,當下封官許願說:“大清國需要一個能幹的議政王,我看是非您莫屬了!”
    奕?趕回北京,召集黨羽,按照他同慈禧密謀的計畫,加緊了輿論和武力兩方面的準備工作。不久後,在京的御史董元醇提呈一份奏折,標題是“請兩太后垂簾聽政”。原來古代凡當皇帝年幼,太后就掛一道簾子,坐在小皇帝背後臨朝執政,稱為“垂簾聽政”,實際上就是婦人掌權,而這在清代是明文禁止的。八大臣認為這一奏折破壞祖宗成法,擬旨處分董元醇,不料慈禧拒絕蓋印,雙方在朝廷上大吵起來。六歲的小皇帝哪見過這副陣勢,嚇得小便流出,尿了母后一身。慈禧感到時機還未成熟,這才勉強蓋了印。
    八大臣中只有肅順比較清醒,看清慈禧有篡權的野心,私下打算除掉她。但其餘七位大臣自以為有咸豐帝的遺詔,不把慈禧放在眼裡。他們沒有料到,對方早已磨刀霍霍,搶先動手了。
    10月26日,咸豐帝的棺材起運回京。兩位太后故意提出讓肅順擔任護送的重任,自己帶著小皇帝同其他的大臣,抄小路提前四天回到北京。這時慈禧同奕?已經聯絡好掌有兵權的兵部侍郎勝保與親王僧格林沁,控制了京城的軍隊。第二天上朝,慈禧立刻發佈了早已寫好的聖旨,宣佈逮捕“顧命八大臣”。她還公然否認咸豐帝的遺詔,誣陷八大臣偽造遺命,大逆不道。在公佈的諸多罪狀中,有一條特意提到八人“不能盡心和議”,借此表明政變的立場,博取外國侵略者的歡心。不久,載垣、端華、肅順都被處死,其餘五大臣流放新疆。這場宮廷政變,歷史上稱為“祺祥政變”。
政變成功後,廢除了“祺祥”年號,改為“同治”,意思是太后同皇帝共同治理國家。於是慈禧正式垂簾聽政。她一反歷史上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慣制,繼續重用由肅順提拔的曾國藩,又對外勾結帝國主義勢力,聯手絞殺了太平天國,因而得到了滿漢統治階層的讚賞。以後她繼續施展權術和陰謀,處決勝保,毒死慈安太后,削弱議政王奕?的權力,終於鞏固了她的獨裁統治。她作為清廷守舊派和帝國主義利益的代表者,禍國殃民,長達四十八年之久。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