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故出處】:晉 孫盛《晉陽秋》:「王衍字夷甫,能言,於意有不安者,輒更易之,時號口中雌黃。」
- 【成語意思】:雌黃:即雞冠石,過去寫字用黃紙,寫錯了就用雌黃塗沫後重寫。隨口更改說得不恰當的話。比喻言論前後矛盾,沒有一定見解。
- 【成語注音】:ㄎㄡˇ ㄓㄨㄙ ㄘㄧˊ ㄏㄨㄤˊ
- 【通用拼音】:kǒu zhōng ci huang
- 【拼音簡寫】:KZCH
- 【使用頻率】:生僻成語
-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口中雌黃,偏正式;作賓語;比喻言論前後矛盾。
-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 【英語翻譯】:make irresponsible remarks
- 【近義詞】:言而無信、出爾反爾
- 【成語例句】:議論反覆曰口中雌黃。(宋 胡繼宗《書言故事 事物譬類》)
- 【成語故事】:
西晉時期,太尉王衍喜歡談論老莊,他所論的義理隨時更改,被人稱為口中雌黃。他找到當時對老莊深有研究的郭象來探討。郭象對老莊思想作了系統全面的分析,讓王衍無法插嘴。王衍對他十分佩服說他談老莊思想如同懸河瀉水一樣永不枯竭